正文 基於繼電保護本科教學的探索與研討(2 / 2)

本課程學習中強調的四個基本要求是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這四個基本要求是貫穿整個課程的分析要點,其本身間也是辯證的[2]。從係統論的角度來看,電力繼保係統和其子係統間必然具有明確的聯係,而經濟效益也是聯係係統與子係統的重要指標。對於不同的係統,主保護響應時間要求是不同的,若響應時間要求不高,則可采用有0.5s延遲的距離保護II段,這就降低了子係統成本,提高了電力繼保係統的經濟性。在之前的教學當中,也會偶爾提到經濟性,但沒有係統的分析各設備保護對經濟性的影響,也沒有對比不同保護裝置對經濟性的具體影響有何不同。

實踐表明,將係統論引入本課程教學中,更有利於學生深入對比分析各設備保護的不同,重點更容易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始終擁有整體的思想,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高。

4.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於我校繼電保護方向來說,主要有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如何深化實踐課程改革,要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應屆畢業生真正與卓越工程師接軌,成為本專業改革的重要內容。

目前,我校學生進行課程實驗時,僅僅是按照指導書上的逐步進行,缺乏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創新能力。因此,應在教學環節中增加一個綜合性專業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由任課教師將學生分為3~5人一組,給出一道開放性綜合實驗題目,由團隊成員負責查找資料,設計實驗方案並作出電路圖,確定實驗中所需要的器材元件,由學生自主完成實驗並得出結論。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有助於學生向卓越工程師靠攏。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些環節一般在大四進行,學生忙於找工作、考研等,對這些環節並不重視。因此,指導教師必須精心選擇科研課題,最好結合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強化學生獨立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5.小結

本文結合南京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專業繼電保護方向的本科教學工作,從matlab仿真的應用、係統論的應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等方麵對繼電保護本科教學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並得到以下幾個教學改革方向:

(1)在課程中選用Matlab作為電力係統仿真的分析軟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培養學生合作處理問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從係統論的角度出發,將設備保護劃分為:主要保護、備用保護、輔助保護,重點更容易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始終擁有整體的思想,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高。

(3)重視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應屆畢業生真正成為卓越工程師。

參考文獻

[1]遲正剛.係統論和信息論在電力係統繼電保護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7(1):92-94.

[2]梁國豔.應用型本科院校繼電保護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10):67-68.

[3]許明,高厚磊,侯梅毅,梁景芳.數字仿真技術在繼電保護教學中的應用[J].電力係統保護與控製,2010,38 (15):104-109.

作者簡介:顧豔(1972—),女,江蘇南京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