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範旭程:從業餘高手到“孩子王”2(1 / 1)

“巡遊”在雲南

從2000年開始,範旭程不斷地被外派到各地,參與汽車油改氣工作。那一年,他來到雲南保山,開始了自己在雲南的生活。

剛到保山,範旭程忙於工作,心無旁騖。隨著工作步入正軌,一切變得輕鬆有序之後,他那顆羽毛球之心又開始嘣嘣亂跳了。相比於羽毛球發展很好的四川,那時的雲南可以說是一片荒蕪之地,想找一個球館難於上青天。他沒有放棄,有空就出去找。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個球館,球友們也很歡迎他來打球。

由於工作性質,當時範旭程身上的穿著是標準的“紳士範兒”,西裝、領帶加襯衣、皮鞋。他久不打球,憋得難受,等不及第二天帶上裝備再來,便把西裝一脫,解掉領帶,把褲腿往上卷了兩圈,臨時跟球友借了一雙球鞋,穿著這身行頭就上場了。在保山,範旭程這種水平的高手難得一見。他的衣裝業餘而搞笑,打出的球卻讓所有人瞠目。

2003年,範旭程被調到陸良工作,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找球館之旅。陸良的羽毛球條件很差,隻有露天球場,而且經常刮風。對於酷愛羽毛球的範旭程來說,這根本不算事。“沒風按沒風的打法,有風也有有風的打法。球在空中亂飛,不僅可以練反應,還別有一番趣味。”他說。

2004年,範旭程來到了雲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吸取了前兩次艱難尋找球館的教訓,他通過一位保山的球友聯係上了曲靖羽協。到曲靖沒多久,他就請羽協的主要成員和曲靖市的高手吃了頓飯,表達想加入曲靖羽毛球圈子的願望。很快,他就成為曲靖羽毛球圈的一員。讓人驚訝的是,第一次參加活動,他和當時曲靖最厲害的球友打了一局單打,對方隻得了3分!就這樣,範旭程在曲靖的名氣越來越大。

教球也出彩

2009年,有人建議他開培訓班教球,他猶豫了很久。他說:“我從來沒教過,自己打和教別人打完全是兩回事。我要教不好,耽誤了小孩怎麼辦?可就我自己來說,這樣一個新的挑戰,很想去嚐試。”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辦事嚴謹的範旭程第一批隻帶了兩個學生。他想先嚐試一下,看自己能否當個好教練。

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第一個學生楊雨龍就在曲靖市小學生比賽中拿到了第一名。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慕名而來,他的弟子也多了起來。每逢周末或假期,範旭程早上帶一批學生,下午換個地方再帶一批,每一批至少有20人左右。晚上,他還為成人班教球。

範旭程的教學有兩個出發點,第一是培養興趣。他覺得,不能要求孩子們打得多好,隻要他們喜歡羽毛球,能主動放下遙控器、關上電腦走到羽毛球場上,那就是自己的成功。來學球的孩子大多不到12歲,正是調皮生事兒、活潑好動的年齡,訓練場上偷懶、搗亂、和教練討價還價,都是常事。範旭程拿出耐心,連哄帶騙,讓他們多打多玩。抓住小孩愛比賽、不愛訓練的特性,每當球館來了球友,他都會主動請他們來和自己的弟子打上兩局,稍微給點顏色。這樣,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另一個出發點,是基本功要紮實。範旭程說,孩子們今後能在羽毛球上達到什麼高度,基本功是關鍵。所以,無論水平高低,每天訓練的第一件事,就是半個小時左右的揮拍加步法,雷打不動。

2011年,範旭程第一次帶領自己的5個弟子參加全省青少年羽毛球比賽。在小學組中,他的學生獲得男單第3和第5,女單則摘取了亞軍和季軍兩枚獎牌。以前,他從沒想過會帶學生,更不敢想自己的學生能站到這樣的高度。

如今,範旭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培訓班上。每天和這群小不點“混”在一塊,他儼然一個孩子頭。不過,他卻樂此不疲,不知不覺中已經喜歡上了這個新工作,喜歡上了這群天真活潑的孩子。

範旭程的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從自己的學生中走出專業運動員。為此,他多次找有潛力的學生家長做工作。雲南沒有專業羽毛球隊,他還嚐試過聯係外省的專業隊。不過,體育這條路辛苦,而且未來怎樣,誰都說不好,家長們也都不願意讓自家寶貝去冒這個險。這也成了範旭程的遺憾。他說:“我想當運動員,可已經沒有機會了。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的學生能替我完成這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