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厚重的“鹹平元寶”(1 / 1)

老董觀泉

作者:劉萬春 梁 萍

筆者剛拿到一枚宋代“鹹平元寶”時,不禁驚異。此錢重量竟18.5克,錢麵直徑27毫米,背麵直徑27.5毫米,厚4毫米,泉麵直徑小於背麵,類似折二型。宋代鹹平錢有寬緣、厚肉、鍋底、四決、四出等版別,皆少見稀貴。說實話,想在現今假貨橫行的日子裏,要輕易收藏到一枚品相好、稀少的鹹平古泉,機會越來越小。筆者集藏有上述幾種特別特殊的鹹平銅錢三十多枚,十年間陸續散去,總覺得以後會再有遇見的可能,不料到今時僅僅三枚躺在錢幣冊中。一絲不快總是糾纏心頭,再想收集到數十枚恐怕將困難重重。然而,對於這些特殊特別少見的鹹平錢,竟發生過是真錢或假錢的長時間“吵鬧不休”的反複論證。不過,真理是永遠經得起檢驗的。試舉二典型例子:上世紀四十年代由大名鼎鼎的丁福保編纂、戴葆庭參與鑒定的《曆代古錢圖說》書中,就確定為真。《中國古錢幣》主編錢幣名家唐石父,就持堅決否定態度,在其書裏說是贗品。看看,好值得玩味。舊事重提,溫故而知新嘛,也許對初涉及錢幣收藏的愛好者是有幫助的。《收藏》《收藏界》期刊主持錢幣鑒定、文章編輯等工作的著名錢幣專家董大勇老師就認為真,並陸續選取刊登多枚寬緣、厚肉、鍋底、四決、四出等“鹹平元寶”銅錢,讓讀者大飽眼福。如此一來,我們對待事物就必須全麵考慮。好了,回頭再詳細說筆者那枚厚重的“鹹平元寶”銅錢。是泉闊緣,穿孔平直,似有打磨痕跡。背四決紋,穿孔上似為一星紋或許是一記號,規範,決不是流銅,根據是錢又太厚重兩點來看,應是目前僅見的又一種版別的“鹹平元寶”銅錢。此泉筆者判定為開爐錢或試鑄樣錢。可能是太重的原因,老泉友還說道,此古錢重量達18.5克,或許含銀。該泉極為難得,不知妥當否。筆者在研究時,叫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些鹹平錢如靖康錢一樣,版別多,每枚皆有細微差別。或重或輕、或大或小,或文字稍異,或穿孔大小不同,或背紋異等等。唯有似相同處,包漿、銅鏽每枚銅錢都很接近,猜測可能是此類鹹平錢其金屬配方相同的原因;上手撫摸,感覺如玉,光潤無比。又叫人覺得奇異的是,查詢資料這類特殊的鹹平泉四川省境內最多,筆者所上手見過的一百多枚都出現在宋代的邛州臨邛郡(今四川省邛崍市為其大部分地方),當時有個鑄錢單位:惠民監(今四川省蒲江縣西崍鄉,其也是宋代的邛州臨邛郡一部分地方),以此推測也許該類“鹹平元寶”銅錢是宋代鹹平年間邛州臨邛郡鑄造。(責編:丁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