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六章:恣意縱論,回憶悠揚(1 / 2)

臨晉城下,兩個多年未見的朋友單人單騎驅馬上前,沒有喜意,沒有機鋒,更多的,是滿心的悵然,那種淡卻不曾濃鬱的闌珊之意,在兩人心頭漸漸升起。

“想當年,洛陽相遇,夜飲縱論,後一同起兵,討伐董卓,喋血沙場,及至袁術稱帝,諸侯迭起,淮南之戰,成為了我們最後一次合作,子瑜的風采,操一直深為傾慕,不成想,如今卻是刀兵相見。”兩匹馬匹不知何時並行在一起,同為絕世良駒,兩人坐下的馬匹不時的衝著對方打著響鼻,隻有四蹄著地,動也未曾動過,曹操一手握著馬鞭,雙手在空中虛抱一下,對著諸葛瑾拱了拱手。如今的他,已經年及六旬,發髻之上早已滿是斑白,而與其相比,年才四旬不到的諸葛瑾,卻足足比他年輕了二十歲,雖然說如今兩家戰爭勝負尚未可知,其實相較起來,曹操已經是輸了,因為在他的後輩之中,能夠與諸葛瑾比肩者,卻無一人。

“瑾雖年幼,卻引孟德為忘年之交,值此天下大亂,百姓流離之際,諸侯趁勢而起,遙想當年董卓、呂布、袁紹、袁術、陶謙、劉岱、劉繇、張超、劉備等,如今皆已化作枯骨,其等人,即便是在其勢最盛之時,瑾也不曾高看其等,能讓瑾敬服至今者,惟孟德一人爾!”對曹操,諸葛瑾是真的懷著一顆敬重的心對待的,在曆史時代的限製下,如曹操這般者,絕對屬於不世之傑,曹操雖然殘暴、多疑,然而其對這樣一個亂世而言,更多的卻還是福祉。

兩人身後,誰也不敢上前打擾兩人,在諸葛瑾話音落下,整個戰場上顯得靜悄悄的,曹操眼神微微閃動,似是有些動容,無論諸葛瑾之言是否屬實,對曹操而言,都是一種讚同。

“讓大軍退下吧,今日無論如何,操也不會與子瑜相戰,操之一生,能得子瑜一聲摯友,足矣,子瑜若是讚同,今日我們便在這城下擺酒,操願與汝共謀一醉。”沉默良久,兩人很有默契的誰也沒有開口,緬懷過去,肯定彼此,再之後,便是刀兵相加之時了,就在諸葛瑾考慮著是否該要退回之時,對麵的曹操忽然間自馬匹上跳了下來,一揮手,其身後一人快速奔至,諸葛瑾靜默,旋即曹操開口解說道:“此乃典韋長子,如今跟在操之身邊。”

“陛下。”典滿在離兩人還有一段距離的地方自馬匹上下來,步行來到兩人身邊,對著曹操倒地跪拜,期間,周泰欲要上前,卻為諸葛瑾揮手止住,這倒不是他對自己的身手多麼有信心,而是對開創下三國之一的大雍的曹操有信心,這樣的手段,他們這樣的人是不屑去用的。

“滿兒,去讓子廉將大軍撤回城中,而後備上一桌酒席,就在擺在這臨晉城下,孤與子瑜要痛飲一番。”伸手將典滿自地上拉起來,曹操對著其開口說道,而他這不經意間的動作,卻是讓諸葛瑾心頭一動,心中對曹操的讚歎,不由得更加提高了一籌,要知道,這樣一個時代,為君者對臣下,即便是再親近的人,也很少會做出有違禮製的舉動。

“諾。”曹操的話很有些無厘頭,典滿卻沒有去詢問緣由,這些事情,都不是他所關心的,隻要曹操讓他留在身邊保護即可,至於其他,他根本就不在乎,很直接的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幼平,去讓文和將大軍撤回,今日隻敘舊情,安置好士卒,讓文和也過來吧。”見曹操舉動,諸葛瑾也知道今日怕也隻是如此了,誰能想到,本應該是敵對的兩個人,如今卻要在戰場上擺酒敘情,讓別人知道了,隻怕是要罵兩人胡來了,不過這樣的情況,諸葛瑾倒也樂得如此,他與曹操,除了在進爭天下這件事情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外,兩人之間的這種友情,在這樣一個年代,還真是彌足可珍,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同樣也有些駭人聽聞了。

戰場之上,在很短的時間裏,兩方剛剛還劍拔弩張的士卒悄然之間各自的撤回了,漫天的塵煙中,一抹溫情衝天而起,在這樣的狀況下,曹操與諸葛瑾二人,卻忽然覺得彼此間的默契,更加多了一些,看著對方的眼睛不由得都帶上了笑意。

“子瑜大才,操生平所見,惟你可為首也,也不知是何等樣的人物,能夠教出你這般人物?”酒席,在曹操的堅持之下,很快的就在兩人所立之處布置了起來,曹洪不放心曹操安全,與典滿兩人一同護在其身邊,對此曹操倒是知曉,不過見諸葛瑾沒有什麼反應,也就由得他們二人了,端著酒樽的手臂對著諸葛瑾拱了下,隨即仰頭,將酒水一飲而盡,忽然出聲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