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零章:司馬諸葛,勝敗之間(2 / 2)

當天晚上,函穀關城頭上忽然鼓聲大躁,每隔上一段時間,就會響上一陣,諸葛亮除了最開始的時候派人查看了一次外,就再沒有對此多加關注,隻是留下了簡單的斥候巡邏著,大營中的四萬多人全部被諸葛亮強令休息去了,因為此時,諸葛亮心中已經隱隱猜到,隻怕司馬懿,已經按照他預定的想法開始動作了,真正的大戰,才剛剛開始。

可憐的司馬懿,此時尚還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已經落在了諸葛亮的眼中,而且,都還是諸葛亮為他精心設計的,可以說,打一開始,他就在被諸葛亮牽著鼻子走。按理說,司馬懿比起諸葛亮還要大上一些,也應該更加沉穩一些,兩人的智謀基本相當,發生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卻要從諸葛亮所處的環境來說了。

俗話說,一個人的立場,決定著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決定了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比,卻不得不帶上他那更加妖孽的兄長——諸葛瑾。一個是因為自小耳濡目染的影響,而另外一個,就時因為諸葛瑾所據有的勢力在三家之中實力最強,讓諸葛亮對戰局的把握,已經不再局限於一城一地,即便是戰起時戰場最大的函穀關戰場,也不能講諸葛亮的眼光限製於其中,而司馬懿在這點上,就明顯的悲劇了不少。

兩支勢均力敵的軍隊硬拚,也許最好的結果也隻是慘勝,又或者是直接的兩敗俱傷,更何況諸葛亮是屬於攻城的一方,在怎樣才能減小損失的情況下,諸葛亮便一麵開始了不斷的消耗兵力,一麵又將大部隊調派而去,為的,就是讓司馬懿兵馬自關中調出來,結果,他確實成功了,而戰局,在司馬懿帶兵出關的那一刻起,也注定了局麵開始扭轉。

後半夜的時候,司馬懿悄然將函穀關的城門打了開,士卒開始不斷的自城門中湧了出來,漸漸將城門口處堆積滿了,而這時,十萬大軍出來的,也才堪堪一半,時間卻已走至淩晨。

“哈哈哈,不知道,若是司馬懿知曉了軍師的準備,會不會掉頭跑掉,我已經能想象得到,那時司馬懿會是怎樣的 一種表情了,想必會十分精彩的。”開口大笑的,卻是黃敘,他頭頂上有著自家老爺子的光環壓抑著,即便是他的武藝已經算是不錯,誰提起他時,都是一個黃忠之子的稱呼,這讓他在不滿的同時,卻也給她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不過此時的他,在知道了諸葛亮的準備之後,卻笑得異常高興。

原來,在牽招還未到來時,諸葛亮已經下令在全軍中挑選出最強的士卒,關羽、於禁、龐德、張頜等人紛紛將那些最精銳的人選了出來,每人所擁有的名額,也不過才兩千人,他們這些戰將留下的,總共也就一萬多人,而他們這些人,以一當十都隻是小兒科,而其他士卒,卻是諸葛亮掛帥,親自挑選出來的。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這些人沒有一個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的,對於此,諸葛亮保密異常,無論大家怎樣詢問,都隻字不提,而如今,在司馬懿帶兵出關的那一刻起,諸葛亮便將事情的緣由與眾人說了一番。

不隻是黃敘,在知道了諸葛亮的目標之後,他們這一群人,集體的抽了個冷氣,不過卻也明白了其用心,難怪當初在挑選人的時候,一個稍微弱點兒的人都被其清出了隊伍,不過,眾人想明白這些之後,隻覺得腦中一陣透徹,思及之前種種,不由的對諸葛亮尊崇了不少。

“哈哈哈……”營帳中,一陣狂笑聲倏然傳出,帳外的士卒均是麵帶疑惑的望向中帳,不知裏麵的人是為了何事而如此高興,隻是可惜,他們注定是不會知曉這樣的一個結果了。

不久,天漸漸變得透亮起來,司馬懿的隊伍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了,而諸葛亮也毫不示弱,四萬多的大軍分成了三股,左中右立在陣前,他們背後,是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金光灑然……

“諸葛亮,勝負,就定在這一局之中吧……”司馬懿望著對麵,低聲喃喃道。

而對麵,與司馬懿遙遙相對的,卻正是諸葛亮,此時的他,也不知在低聲喃喃些什麼,望著對麵的眼神中寫滿了詭異:“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