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零章:邊地風雲,蔡邕逝世(2 / 2)

麵對著瘋狂擴張領土的諸葛瑾,曹操、孫堅兩人深感無奈,如今的曹、孫兩人,年歲已經漸漸的大了,精力也是大不如從前,後輩子侄中,也隻有曹昂、孫策兩人還算不錯,隻是兩人性格上,與諸葛瑾相較卻是有著先天的差距,讓兩人直至如今也不敢輕易放手,雖然說兩人心中,也根本就沒打算放手,壓力漸大的兩人,隻好將注意也打到了與之毗鄰的外族身上。

曹操處,其手下頭號謀士郭嘉,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能夠撐到如今,還是諸葛瑾在滿腹糾結之後,派人去往長安處專門為其調理的結果。早在之前的時候,諸葛瑾便一直在思考著對郭嘉的病情,自己是不是要伸手救援,在糾結了數年之後,諸葛瑾還是決定出手相助一下,不為別的,就為他那一副頭腦,就足夠諸葛瑾對他表示自己的敬意:鬼神之機。

不過,畢竟是有些晚了,在諸葛瑾將吳普派去之時,郭嘉的病情已經開始惡化,幸得吳普全心而醫,才又斷斷續續堅持了三年時間,公元210年六月八日,年僅四十一歲的郭嘉撒手人寰,臨去之前,卻是為曹操留下八字:外攻西域,內聯孫堅,這八個字,成為了曹、孫兩家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彼此關係的見證。

六月底,曹操尊從郭嘉遺策,起大軍八萬,西出敦煌玉門關,開始了征伐西域的腳步,與此同時,孫堅用周瑜之策,起大軍五萬,西征發羌、南攻哀牢,天下間再次的陷入戰爭的硝煙,隻是與之前不同的是,中原之地三家最大的諸侯,居然十分有默契的對外族動起了刀兵。

七月中旬,即便是身處在很北的地方,日頭也越發的毒辣了起來,常常是在短暫的動兵之後,就必須要好好休整一番,這樣的日子,不要說普通的士卒,就連諸葛瑾,也覺得心頭躁動起來,衝著對麵的攻勢,頓時變得更猛烈了起來,隻是最終,即便是有著徐榮之智,顏良、文醜之勇,除去了雙方士卒的消耗之外,仍舊是毫無進展。

同樣也就是在七月中旬時,曹操大軍攻破了都善的國都抒泥,揭開了西域諸國覆沒的大幕。而同樣的,孫堅大軍哀牢取得大勝,將地域不大的哀牢納入了孫家的版塊兒,而其在發羌處,進展就不是那麼順利了。

都說蜀道難,是因為舊時蜀道山路多奇險,難以行走,隻是與偌大的橫斷山脈相比較,卻是又差了一籌,而發羌,卻是居於橫斷山脈之上,那在後世,也讓無數人仰望而難以企及的西藏。不僅是山路難行,孫堅軍同樣還要麵臨著“高原反應”,隻是這個時代的人,顯然是不知道何為高原反應,在相繼的有人倒在了行進的道路上之後,一股流言在孫堅軍中悄然傳播開來,而不斷倒下的士卒,讓得孫堅軍人心惶惶,不要說是打仗了,就連行軍,都成了一個問題,迫於無奈,孫堅隻好將大軍暫時駐紮在了金沙江邊上。

時間至八月底時,因為前去匈奴求援,鮮卑大帳卻是少了闕機,隻餘素利、莫槐連個統領,如今的鮮卑,不僅僅是缺衣少食,兵器、鎧甲、藥材等物資也是奇缺,若不是那祖輩刻在他們身上那種驕傲支撐著他們繼續堅持,隻怕鮮卑早已成為了曆史塵埃。

也許是上天真的聽見了鮮卑的祈求,就在諸葛瑾想要繼續進攻,一口氣拿下鮮卑大帳的時候,一封加急的信件,突然間從天而降,傳遞至了諸葛瑾的麵前:“主公節哀,蔡邕大家去了……”

短短的幾個字,仿佛是一錘重擊,重重的敲擊在了諸葛瑾心頭上,讓他在那一瞬間失神,腦海之中頓時浮現出了,當年與蔡邕相處的點點滴滴,之後,諸葛瑾心頭上更是想起了那仍舊在家中守候著,等待他回去的蔡琰,一時間,諸葛瑾隻覺得苦耐難擋。

傳令讓周泰去將徐榮等人召集來之後,諸葛瑾便開始陷入到了悲痛之中,神色不停變幻著,良久,隻見他回過神來,眼神在徐榮等人身上一一掃過之後,神情悲憤的開口說道:“諸位,我必須要暫且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