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一章:中京逸事,再為人父(上)(1 / 2)

曆史上,無論是哪一個民族,從來都不缺少那些矢誌不渝忠誠之士,北宮玉也許可以算作是一個野心家,而如今其子北宮,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以著羌族為主的堅貞之士,隻是此時,看著屋中這些羌族人的統領,北宮所感到的,隻有濃濃的悲哀。

“五千城守,這樣的數目,隻是打開一個城門,你們說,可以嗎?”北宮的話,聲音並不多,卻是讓屋中眾人倒抽了一口涼氣。五千?還是城守?真不敢想象,當年的北宮玉,究竟是留下了怎樣的一筆財富,坐中的不少人聽了,眼睛都有些發綠了。

對於這些,北宮卻是不願再提了,今日若不是為了給這些膽氣喪盡的人一些勇氣,他早早就想要結束這番對話了,此時見事情已經說得差不多,北宮起身,對著眾人告辭而去。

“首領,北宮的話,可信嗎?”北宮剛一離開,便有著幾人跟隨著散去,大部分的人卻仍舊留了下來,他們,都是尊凃安為首的,隻是北宮今日的話,給了他們太多的觸動,更讓他們體會到了機謀的厲害,良久之後,一人仍舊不敢置信,對著上首的凃安開口詢問道。

“放心吧,其說五千,也就是說,安平城中,最少也有著一支五千守卒,可供其使用,對北宮,你們不需要去懷疑,其與其父北宮玉不同,北宮玉可以為了自己的野心攛掇眾人起兵,而北宮卻不會,如今他所為的,皆是為了羌族爭那一線生機。”活了這麼多年,其實凃安也是第一次遇到一個如同北宮一樣的人物,雖然說對於有些事情,他也想的不是太明白,他卻願意聽從北宮之言,這也是為何,北宮可以很容易的將其說服,並且在出兵涼州之時,在如何行動之上,卻最終聽從了北宮之言。無論如何,留給羌族的路,隻剩下了一條,要麼生,要麼滅,凃安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此時也隻能義無反顧的去支持北宮,將這條路走下去。

北地的硝煙,因為著羌人的謀劃,卻是短暫的陷入了僵持之中,而此時,中原中京處,諸葛瑾卻又一次的享受到了為人父的那種焦躁,即便是他已經經曆過很多次了,對於醫學條件有限的古代,他的心情,卻隻能是隨著屋中不曾停歇的叫喊聲起伏波動著。

“主公還是穩一下神吧,主母誕子,不知時辰幾何,主公這樣,豈不是傷了自己的精氣神兒。”華佗、張機兩人,如今已經成了諸葛瑾家中專有的醫師了,教徒數十年,此時他們的弟子,已經開始在諸葛瑾帳下展露頭角了,如李當之、樊阿、吳普等人,已經成為了中原書院的教習,似華佗、張機這樣的,幾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天下之間,能夠同時將兩人請來的,除了諸葛瑾,還真找不出幾個人來,這不,諸葛瑾早早的,便將兩人請了過來。

“唉,母親的病如今還無起色,我隻盼著,這小生命的降生,能夠給母親帶來一絲幸運,而且,你說瑩兒、婉兒兩人,有身子的時候,明明是相差了些日子的,如今怎麼就趕到了同一日呢?”華佗的安慰,並沒有給諸葛瑾帶來多少的安定,其心中,反而因為著其口中那一絲小小的意外,變得更加擔憂起來,直接對著華佗抱怨了起來,好似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是他華佗做的手腳一樣,聽得華佗一臉鬱悶,而一旁悠然喝著茶水的張機,肚子裏卻是笑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