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婚姻,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厘嫂,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熾。不立君長,無相統一,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
羌族人不比匈奴、鮮卑,他們所居之所,皆是在林木、土壤良好地段,基本上是以種植為生,然而,曆史之上,因受不了大漢王朝的壓迫,羌族的起義一直不斷,幾乎上伴隨了整個大漢王朝,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至東漢末年時,羌族則主要被安置在安定、漢陽、隴西等地,而在涼州之外,更是散落著為數不少的羌族部落,而這次起兵的,正是這些。
“北宮,如今戰爭已經挑起,我羌族再無後退之路,現在,你可以將那件事情,對著我們眾人述說了吧。”西平城西一城名為臨羌,這是一座以著羌族為名的小城中,此時,原本屬於曹操的城池,卻被眾多的羌人所占據,一座府邸之中,十多個羌族各部落的首領此刻正聚集在一起,他們麵前,卻是立著一剛及而立之年模樣的青衫文士。
“各位首領,漢人欺壓我羌族,由來已久,我羌族勇士,從來都不懼戰爭,如今我等可謂是踏在一條船上,有些事情,我就不瞞各位了。”那被稱作北宮的人起身,對著眾人拱了拱手。
“漢庭失威,以致民不聊生,當年張角率部起義時,眾位也是知道,我父與文侯伯伯、馬騰、韓遂等人起兵,直指三輔之地,偌大的雍涼,盡在我羌族統下,隻可惜時運不濟,最後以失敗告終,我父臨亡前,卻是將一些忠心之士散布在了涼州各地。曹操無德,之前大肆屠殺我羌族子弟,北宮雖然不才,卻也願為羌族流盡最後一滴血。”北宮無名,其父北宮玉當年在兵敗被殺之前,卻是使人將他送回了羌族深處,當時他才不過隻是一個孩童,北宮玉想及羌人今後的命運,不由悲從心來,也不為其取名,則就直接以北宮為名,之後更是立下誓言,讓其後輩子侄,無論是誰,隻要是走上率兵起義這條道路,皆以北宮為名。
“此事我等盡知,曹操比之當年漢庭,對於我們羌族更加的強勢、殘暴,其在一日,我等便不會有著好的日子,此次起兵,也是為了我羌族未來,不過那曹操帳下,卻是人才濟濟,我等雖然人多,又如何可抵擋那些陰謀詭計?”被推舉為這次各部落共同首領的凃安忽然出聲說道,麵色之上,提起謀略之時,盡是懼意。羌人豪爽,不通謀略,其所擔憂,卻也正常。
對於這些,北宮心中自然知道,若是不能去除他們心中的懼意,隻怕是等真正麵對著曹操的時候,隻怕是就隻剩下一個結果了,除死無二。
“當年我父留下舊部,就是為了給我們羌族留下一線希望,這些年間,羌族所處的生活是怎樣一種狀態,即便是我不說,相信大家心中也是清楚,羌族繁衍至今,人數卻是越來越少,至此時,人口更是不及我父那時五分之一,若是我們再不做些什麼,隻怕再過幾年之後,這廣大的天下,便再無羌族之稱了。”北宮十分聰明,尋找的切入點也正是最為重要的一處,一開口,話頭頓時敲擊在了眾人心頭,若不是如此,他們如何肯聯合起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