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兩番心思,各逞心機(2 / 2)

袁紹手下,能人還是不少的,最起碼對於如今的戰局看得透徹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就在崔琰與荀諶說著話的功夫,帳門先後被數人掀開,陸陸續續走入了好些人。

“友若,如今兵源已經盡沒,錢糧也已告磐,主公卻要強令攻城,且先不說城池能否被攻打下來,範陽地處幽州最南,向北行走,還有這無數的城池,僅僅隻是一個範陽便將我們在此拖了近兩年的時間,那之後呢?這場戰爭,無論是結果如何,我們與劉備兩家都算是輸家了。”這一次,出言之人乃是胡昭,作為崔琰的副手,他與崔琰兩人,可謂是同病相憐了。

胡昭,字孔明,其人雖然與諸葛亮表字相同,卻非是同樣一類人,胡昭年少時,正是朝廷腐敗,外戚宦官交替執政的時期,因而他對仕途十分厭惡。隻是他聲明彰顯於外,又客居冀州,為袁紹所知之後,強令被請至了袁紹帳下,一直以來,他都是支持反戰的,隻是人微言輕,他的建議,從來沒有被袁紹采納過,反而因為這連翻與袁紹唱反調,被袁紹閑置了下來。

“孔明先生所言甚是,荀先生,如今這情況,就算是錢糧充足,隻怕就是士卒本身,也已經撐不住了。”胡昭話音落下,一個人就接口說道,眾人看時,赫然是去歲年末時被袁紹傳召回來的張頜,雲中一戰,張頜是徹底的打出了名氣,當之無愧的坐上了袁紹帳下頭號戰將的交椅,範陽遲遲不能得下,袁紹就是看中了張頜的才能,才急急的將他給招了過來。

張頜的武藝,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隻是對上張飛,卻是沒有絲毫的勝算,一者是武力,二者是張頜攻,張飛守,張飛自然而然的就占了些便宜,再者,劉備對張飛是傾力信任,而張頜,卻是處處受掣肘,所以即便是張頜被招了回來,範陽城仍舊穩穩當當的拿在劉備手中。一直處在戰爭的最前沿,對於士卒厭戰的情緒張頜知道的最是清楚,是以,對於袁紹帳下的諸人,張頜卻是空前的注視起來,崔琰剛出袁紹大帳,他便已經得了消息。

帳中,在張頜一番話說完之後,頓時陷入到了沉寂之中,戰爭打成了這樣,能讓他們有何好說的,戰戰不得,退退不得,袁紹大軍此時,卻是陷入到了兩難之境。

反戰的聲音雖然逐漸的加大了起來,卻難有多大的作為,而此時屬於袁紹嫡係的幾人,卻是放棄了對彼此的成見,攜手坐在了一起,商議的對象,赫然就是崔琰帳中坐著的幾人。

“清河崔家,世代為書香世家,那崔琰更是常以此而低看我等,想必諸位也都遭遇過,此番其為罷戰止戈,竟然兩次違抗主公,此次更是與那些人一起入帳議事,這一次,他們隻怕是要耍些什麼手段了,我等卻是不可不防。”四人中,以郭圖心思最狠辣,而若說到小人之心,卻是沒有人能比得過許攸,此時一開口,其小人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許攸開口,與他處於同一邊的郭圖順勢接口道:“崔琰掌管錢糧,這兩年間不知撈了多少給崔家,若是此次能夠借此將其拿下,卻是一件共利之事。”

兩人話音落下,逢紀隻心頭微顫,眼角微微一撇審配,卻見審配正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剛要張口接話的他不由的頓在那裏,不動聲色的將頭垂下,裝作一副思慮的模樣。

“諸位也知,戰起乃是因由我們幾人向主公進言,如今戰爭打成這樣,一旦主公發怒,首當其衝的便是我們四人,而現在軍中,厭戰之意漸漸攀升,若是不能借此次機會將他們收拾一頓,隻怕最終倒黴的,就是我們幾個了。”許攸見審配、逢紀兩人模樣,心中不由的有些著急,不由的出聲鼓動道。對於錢糧之上的油水,他已經盯上了很久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下手,如今這樣良機錯過,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的一番心思,俗話說:“天予不取,必遭其譴”,許攸是下定了決定要將崔琰等人搞一番,最不至也要弄些好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