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謀諸侯,董卓回京(2 / 2)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起身出聲。見識了董卓軍隊的威勢,再加上虎牢關地勢凶險,可謂是天下第一的雄關大隘,根本就是一個填不上的無底洞,眾人誰肯出頭,讓自己的士卒上前送死。

袁紹鐵青著臉,雖說三千先登死士陣亡了兩千五百還多,其心中到不是特別傷心,這先登死士,原本就是一死囚為基礎的,死了在補充進來就好,到是眾諸侯對其的提議沒有反應,反而讓其拉不下臉來。

曹操幹咳一聲,眼神飄過躺在一邊的公孫瓚,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采,不知識敬佩,還是嘲笑:“機會難得,我們終不能就這麼耗著吧,還是試著攻打一下吧,如今大軍日久,糧草消耗甚是厲害,若是拖得久了,不用董賊出關,我們便先耗不下去了。”

“孟德說的是,盟軍三十萬大軍就這麼在虎牢關前耗著,我等當真是耗不起,而且,我等奉大義討董驅賊,三十萬大軍若是拿不下虎牢關,徒惹天下人恥笑。”徐州刺史陶謙起身,聲援曹操道。

袁紹、曹操一動,這兩個盟軍中派係最大的兩個諸侯目標統一之後,事情基本上已經成了定局。

諸葛瑾沒有說話,眼睛眯著,似睡非睡,眼角餘光不時的飄過公孫瓚,流露出莫名的歎息。劉備也甚是了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痛斥,將帳中諸侯感染的,悲痛莫名,諸葛瑾卻能夠看得出,隱藏在其眼神深處,那曠遠悠長的冷靜與野心。

公孫瓚如同死了一般,表情麻木,眼神麻木,似乎連意誌都麻木了。聽著眾人說話,完全沒有反應,其子公孫續擔憂的看著其,小心的在旁邊照顧著。五千白馬義從乃是公孫瓚的命根子,此時的他遠沒有達到鼎盛時期控弦三五萬的程度,如今可真算是拚盡了家底,連傷帶殘的,隻餘下了七百多人,叫他如何能夠不死心。此時,還談什麼國賊,還談什麼誌向,還談什麼野心。

諸葛瑾輕輕歎了一口氣,這公孫瓚,算是徹底玩完了,隨即轉頭看了看劉備,更是搖頭,即便是能夠回到幽州又如何?有著劉備在,公孫瓚,再也不能如同曆史上那般發展了。想到這裏,諸葛瑾眼神中閃過一絲忌憚:劉備已經得到了世家辛家的支持,而且辛評、辛毗兄弟二人也多有謀略,這劉備,竟然也脫離了曆史軌跡,提前的發跡起來了。

漢室宗親,多麼具有誘惑力的一個字眼,諸葛瑾暗暗歎息,旋即胸中又生出滿腔豪情:三分天下,還是四分天下,都不會缺少了我諸葛瑾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