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交手,誰也沒有討到便宜。張讓等人再次攛掇靈帝立下太子,而後阻止靈帝上朝,何進一方見不到靈帝,自然無力阻止,於是再次陷入了被動。
這日,何進於府上再次宴請諸葛瑾,酒至半酣時,何進直接以擁立太子一事,再次試探諸葛瑾。
隻聽何進說道:“如今聖上體弱,一直靠藥物維持,冊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聖上欲立二子協為太子,又有閹人張讓等人支持,此與我等大是不利。況且,自古以來,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也,此次卻需子瑜賢侄大力幫忙了。”
諸葛瑾自進門便甚是謹慎,知道何進對其不能放心,打一酒嗝,裝作有些醉意,拍著胸脯大聲叫道:“大將軍放心,瑾自當為大將軍分憂,盡力而為,隻是成與不成,瑾卻不敢保證。”
“嗬嗬,無妨,隻要能打消聖上的心意,將此事拖下就行,此事若成,子瑜當記首功。”何進見諸葛瑾毫不猶豫攬下此事,心中戒心更是低了許多,隻待此事一成,諸葛瑾自然不會在成為其威脅,不由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席中,借著酒意,諸葛瑾又大肆表露忠心,隻差沒有與何進拜幹親了,隻喜得何進眉頭顫動,興奮異常。隻是,兩人的表演卻被三個有心人記下了。一個是曹操,經常與諸葛瑾有所來往的他,自然對諸葛瑾的脾性知曉許多,隻是其尚且投奔何進門下,卻沒有多想其他。
一個是荀攸,作為一個高智商的智者,兩人的表演隻是開胃小菜而已,在觀察諸葛瑾的同時,曹操也同時進入其的眼中,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作為一個士家子弟,最是明白。
最後一個就是袁隗了,如今袁紹、袁術在外招兵買馬,而且袁隗心中對於大漢朝的糜亂知之甚深,黃巾之亂,隻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
及至回府,諸葛瑾先是與賈詡、諸葛珪兩人商議了一番,兩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進入何進核心的一次機會,而且若是劉協被定為太子,對其自身也是相當不利,便也支持諸葛瑾破壞此事。
諸葛瑾先是去見劉辯,經劉辯麵見劉玥,因為婚期定下,兩人相見,劉玥不在刻意矜持,笑臉如花。片刻後,諸葛瑾說出此次相求之事,劉玥聽到又是張讓,心中仍舊氣憤上次被算計之事,女人的心眼小如針,也算是張讓等人倒黴。
劉玥也是聰慧,見到靈帝也不說其他,隻一句話,便讓靈帝打消了念頭:“父皇難道忘了他們算計女兒時是怎樣不將父皇放在眼中的?這般攛掇,定然是大有陰謀,父皇卻需小心啊!”
一國之君,最忌諱的,便是臣子欺瞞自己,左右自己行事。張讓等人囂張慣了,隻以為以靈帝的脾氣不會想到此處,不曾想,碰到了劉玥,偏偏劉玥的話,靈帝又能聽得進去。
自此,立太子之事又被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