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讓姐姐給咱們唱曲兒好不好?”諸葛瑾一把抱過丁婉的弟弟道,這家夥剛剛被丁婉的琴聲亂醒,今年也才3歲,是174年年底生的,剛剛懂點事,一聽說要讓姐姐唱曲兒,拍著肉呼呼的小手笑著:“好啊!好啊!”
丁婉無奈:“盛兒乖,姐姐等到少爺家以後給你唱好嗎?”
丁盛歪著腦袋,想了下說道:“好!”
一路上,有了丁盛這小家夥,馬車裏的氣氛倒也不太尷尬,三天後,總算回到了琅琊,吩咐鐵一安置好丁婉姐弟,諸葛瑾便前去拜見父親與伯父。
諸葛玄與諸葛珪正在書房,其實諸葛珪一行也是昨天晚上剛到琅琊,諸葛家家道中落,兄弟幾人中隻有諸葛玄與諸葛珪小有才能,兄弟兩人自小關係親密,為了諸葛家中興,更是費盡心血,一大早地,兄弟兩人便進入書房,諸葛珪剛剛將諸葛瑾與眾不同之處說與諸葛玄知道,便聽到下人來報諸葛瑾回來了,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興奮。
一路走進廳堂,見到諸葛玄與諸葛珪均在,諸葛瑾便上前拜見:“見過父親、見過伯父。”
諸葛玄當先開口:“瑾兒,出門半月,便已一飛衝天啦!”
聽到伯父如此說,諸葛瑾一腦門的疑惑:“不知伯父為何有此一說?”
諸葛玄哈哈大笑:“瑾兒,這個且先不說,對於諸葛家未來去向,你心中可有想法?說來聽聽!”
想了一下,諸葛瑾正要開口,其父親諸葛珪上前攔住,對諸葛玄道:“大哥,這裏人多嘴雜,咱們還是到書房去談。”
諸葛玄點頭稱是。
三人進到書房,才坐定,大伯便忍不住再次問起。這次諸葛瑾再沒有猶豫。想要以後發展,光靠他自己是不行的,畢竟他現在的年紀太小了,很多時候不能讓人信服,想要留住人才,還要諸葛家的長輩出麵才行。
“至今日,大漢王朝曆時400餘年,方今天下,士族豪強林立,土地兼並盛行成風,大漢朝1%的人手中掌握著99%,甚至更多的財富,卻不知收斂,變本加厲地盤剝農、商,長久下去,必將會發生不可想象之事。
民,乃一國之本,所謂‘家國天下’,一個國家首先是由千千萬萬的家庭組成,試問,當百姓無法生存,民不為民之時,國當若何?
古之由來已久便言‘士農工商’,工、商為賤,民之不存,工、商焉在?
工者,匠也,農用器物,國用器物,哪一件不是由匠而製?商者,實乃經濟發展之係帶,衣食住行,哪樣能夠離開商人?判斷國之發展,主要是看貨幣在市場中的流通,雖說商人逐利,但若非商者,貨幣如何大量流通?經濟又如何發展?
豈不聞,事物的發展都是具有兩麵性的,有弊有利,若因為懼弊便棄利,人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