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淡然的笑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可能是我運氣欠佳。”
太皇太後看了一眼坐在玄燁身側的芳兒,歎然道:“總算皇後替你掙了點回來,咱們這幾年的苦心經營才不至於功虧一簣。”
“皇瑪嬤過獎了。”芳兒起身緩緩行禮,然後又翩然坐下,心想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太皇太後洞悉一切的目光。
看著受禮懂分寸的芳兒,太皇太後柔和的一笑,“媳婦兒沒有給你娶錯,將來必是個賢內助。可惜咱們這次也隻能辜負芳兒的心意,親政之事必須暫緩實行。好在那封遺書中把親政的事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隻要越來越多的人讚成,鼇拜他們也不能一意孤行。隻是眼前,咱們隻能留中不發。”
玄燁驚道:“皇瑪嬤的意思是要下懿旨駁回索尼的請求?”
太皇太後歎口氣道:“唯今之計,也隻能如此。”正欲歎然著這無可奈何的結果,卻見蘇麻喇姑小跑進來,對著太皇太後、玄燁和芳兒微微福禮,太皇太後開口問道:“什麼事?”
“三位輔臣大人來了。”
太皇太後和玄燁麵麵相覷,心中均想這會子他們來做什麼。頜首示意蘇麻喇姑將人領進來,然後又看了一眼芳兒,但見芳兒站起身子,微微一福,“臣妾回避一下。”說著便走向內殿。
蘇克薩哈、鼇拜和遏必隆對著太皇太後和玄燁行了禮節,然後彙報了下朝廷上關於官員調遷的事情。太皇太後接過他們呈上的奏折一看,淡笑著說道:“哀家不是跟你們說過很多遍了麼?朝政之事,你們輔臣說了算,不用事事都來請示哀家。如今四輔臣便成了三輔臣,你們三個可不能因為索尼不在就獨斷專行,要廣納列位臣工的意見,以百姓為尊。”
三人虛應著,然後便見蘇克薩哈一臉笑意的說道:“太皇太後,朝中已經有超過兩百臣工上奏,乞求皇上早日親政,請太皇太後定奪。”
玄燁在一旁聽著卻不露半點聲色,沉默的為太皇太後添滿茶水,也為自己添上,然後緩緩喝下。耳旁倒是想起太皇太後沉吟片刻之後的話語。
“你們三個是輔政大臣,皇上是在你們的眼皮底下長大的,你們都是他的長輩。讓皇上親政,你們認為他合適嗎?哀家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蘇克薩哈率先表態說玄燁天資聰慧,早已經有駕馭群臣的能力,而後太皇太後又問了遏必隆的意見,遏必隆也深表讚同,最後太皇太後問道鼇拜,“鼇大人,你看皇上他有這個能力嗎?”
鼇拜看了下沉默不言的玄燁,心中雖有多半的不願意,但是礙於此乃索尼臨終意願,也是為形勢所逼,隻得說道:“太皇太後您方才說過,應該廣納百官的意見,以百姓位尊,如今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都啟奏皇上親政,那就讓皇上親政吧。”
太皇太後緩緩飲下玄燁添置的茶水,滿腔的苦澀難以下咽。心中苦笑,這鼇拜到底還是沒有說出自己的意願,不過罷了。“既然如此,那就親吧。”
康熙六年七月,玄燁在十四歲這一年正式親政,至此,玄燁終於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並開始在乾清宮門前聽政。而清朝皇帝禦門聽政這一慣例,就是從這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