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評委中就有陳玉樹的母親,也就是林老太太的媳婦何香儀,她之前擔任過宏光集團出資辦藝術同好會的會長,其實也就是上流社會眾多藝術團體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這次在陳玉樹提出了這個比賽題目通過後,陳玉樹的舅舅,也就是何香儀的弟弟的何邦國就提出了讓自己的姐姐擔任這次的評委之一。大家看到何董事都提出來了,而且提議的對象也是林家的夫人,且以她的身份也很合適,所以大家就同意了。
其實,這件事是何香儀在背後策劃的,因為她覺得現在的林澤基實在是與以前很不同了,以前的林澤基根本不管事,所以她本來覺得就算林澤基回來了,也不過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最好扛不住重任時,林老太太一定會讓自己的兒子陳玉樹幫忙,那倒是就是他們得勢的時候,可是出乎她的預料,林澤基這次會回來變了很多,對建築的能力更是不容小覷,所以她感到威脅了,她必須要增加她家族的勢力,好不要讓自己辛苦守在一個空的婚姻裏半輩子卻落得個什麼都沒有的慘淡收場,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兒子在這次的比賽裏提出初賽的題目是“藝術的殿堂“。這樣為自己可以擔任評委打下一定的背景基礎,然後再要自己的弟弟在各位董事麵前提起自己曾擔任過公司的藝術同好會的主席的事情,好名正言順地讓自己擔任這次初賽的評委。而得到評委的位置,她就可以有權尋求自己想要在公司培養的勢力,從而增強自己的力量。
現在,她看到大家都對陳妮娜的作品沒有什麼意見,她知道其實陳妮娜的設計很差,雖然她不是搞建築這一行的,但她從大家的反應和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她都知道這絕對不是好作品,但她偏要率先打破大家的沉默說:“這個設計圖畫得挺好的,很能突出藝術這個主題,加入的藝術元素非常多,鋼琴,小提琴這些都是很高雅的藝術符號,完全能夠突出高品位,很符合我們宏光集團一直以來麵對的消費群體。”
她興高采烈地說完這段評論,陳妮娜聽得心花怒放。
有一個在建築界年份比較多的老的董事就忍耐不住了,他完全無法理解這一段對建築毫無概念的評論,本來是不想得罪最大股東家的人的,但是這樣下來,從宏光集團以後的發展和各位董事的利益來看,這樣委曲求全的態度絕對不利於以後的長線發展,他開始不知道陳玉樹他們母子倆到底胡同裏賣的是什麼藥了,一個先是在公司會議上推薦了這樣一位大小姐進公司的新項目小組,一個就在這場對公司比較重要的比賽裏亂發評論,所以他就帶點諷刺意味地說:“那麼說來,我們麵向的高消費人群都是一些工作機器,絲毫不享受家庭生活,會將自己的家變成一個公共的藝術場所的人咯。”
這位老董事的話已經很清楚了,就是在批評陳妮娜的作品做的就像是一個公共的藝術培訓機構。
陳妮娜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臉色變得紅一塊白一塊,尷尬極了,她心裏可是恨透了這個對她的設計毫不留情評論的長者。
陳玉樹看到現場的氣氛變得有點尷尬起來,他趕快打著圓場說:“,大家把這個作品就評到這裏吧,我們來評下一個作品吧。於是示意秘書將下一個設計圖拿到投影儀下讓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