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 決議大戰(1 / 2)

林弈沒想到的是,函穀關此刻竟是岌岌可危。

那名渾身是血的甲士,正是秦軍步五師的斥候營一名甲士。在騎四師發動對藍田大營突襲之時,步五師便悄然開過藍田塬,一路向東北方向疾進。進入狹長的函穀關背後函道之後,更是派出一支小分隊喬裝成漢軍。在次日黎明時分,步五師主力發動了對函穀關三千漢軍的突襲。

由於秦軍計劃周密、行動迅速,毫無防備的三千漢軍盡數被奸,而且沒有一人能夠順利逃出函穀關去給劉邦主力報信。步五師也隻付出了不足千人的傷亡代價。之後,遵照林弈的將令,步五師開始全力鞏固函穀關,準備抵禦回師關中的漢軍主力。

在昨日清晨,韓信帶著本部一萬漢軍精騎匆匆趕到了,距函穀關三十裏開外的澠池。便在這時,韓信突然接到了前鋒斥候的急報,函穀關已然易手,關城上的大纛旗已經變成了特色鮮明的“秦”字大纛旗。精明的韓信知道自己這一萬精騎沒有攜帶重型攻堅兵器,無論如何也是奪不回函穀關。於是,略一思忖韓信便決定原地駐防,同時派人急報劉邦。

剛剛與項羽締結了秘密罷兵合約的劉邦,一接到韓信急報頓時暴跳如雷。劉邦心下清楚,函穀關是關中門戶,丟了函穀關便意味著自己在關中隴西的根基之地,連同巴蜀兩地就會一並散失掉了。情急之下,劉邦急命大軍連夜開拔,晝夜兼程地趕回函穀關。

這二十萬漢軍主力雖然剛剛經曆過一場慘敗,但也已足足休息了兩三日,隻要不再讓他們麵對如屠夫惡魔一般的項羽,他們便還是一支頗有戰力的軍隊。在劉邦以及手下幾員大將的不時催促下,二十萬漢軍竟是連續急行軍兩個晝夜,終於在第三日清晨之時,回合了澠池的韓信本部精騎,一同殺到函穀關跟前。

望著函穀關城頭隨風飄揚的黑色大纛旗,劉邦氣得雙目通紅、渾身顫抖,隨即便下達了猛攻函穀關的死戰軍令。在原地匆匆休整半個時辰之後,疲憊不堪的漢軍士卒在大將們的威逼之下,終是咬牙發起對函穀關的猛烈進攻。六萬漢軍騎兵散開在函穀關兩翼,掩護步軍攻城,餘下近十四萬步卒便分成了七個梯次,輪番發動猛攻。

也不知是中了哪門子邪,漢軍們竟是不吃不喝連續不斷地猛攻了一天一夜,硬生生地將函穀關打成了一座血城。關城城牆百步之內的地方,漢軍屍體堆得密密麻麻,以致讓後續進攻的漢軍,隻好將雲梯架在了屍體堆上。似乎是去年項羽大軍進攻函穀關的故事重演,青石長條壘築的函穀關城牆之上,又滿是粘稠的血跡。

整整一個晝夜,漢軍步卒便傷亡了三萬餘人。眼看著士卒們個個鮮血淋漓、精疲力竭,在韓信等幾位大將苦心勸說之下,劉邦這才紅著雙眼恨聲下令暫時後撤到澠池,休整之後再來奪城。

漢軍傷亡慘重,死守函穀關的秦軍步五師同樣傷亡不小。由於後勤輜重沒有跟上來,步五師甲士們隨身攜帶的弩箭早已告罄。連同關城內原本漢軍儲備的防禦用的滾木礌石等等,也在漢軍第三輪進攻之時便已用光了。慘烈的攻防戰進行到最後,秦軍甲士們不得不以血肉之軀,堵住關城上的每一處缺口。饒是秦軍單兵戰力遠高於漢軍,卻也經不了如此長時間的車輪戰術。

漢軍匆匆撤走之後,關城上同樣疲憊不堪的秦軍甲士們紛紛軟倒在同袍的屍體之上。一個晝夜,這支原本生龍活虎的秦軍精銳,便折損了近半的甲士。餘六千餘名將士之中,還有兩千餘人負傷。

“快!快回鹹陽,稟報上將軍,函穀關,危,危急!”斜靠在城門箭樓處的身負兩處輕傷的步五師師長馬尚周,氣喘籲籲地吩咐斥候營營長道。他心下清楚,如果沒有援兵的話,照眼下戰況,步五師至多還能撐持兩三天而已。

“上將軍,函穀關危急,師長請上將軍作速增援函穀關!”中軍大帳內,那名渾身是血的步五師斥候甲士嘶啞著嗓子拱手對林弈說道。

“傳令下去,全軍立即停止慶功!半個時辰之內,各部所有將官甲士作速歸營。”聽著跟前這名甲士的回報,林弈的臉色竟是緩緩陰沉下來。在帳內來回踱步片刻,林弈緊鎖著劍眉沉聲斷然下令道:“各師、團長歸營後,立即清點各部甲士人員傷亡以及兵器、糧草儲存情況。一個時辰之後,所有團長以上軍官到中軍大帳召開緊急會議!”

“諾!”各張長案後的師長參謀長們,也早已掂量出戰事緊急,林弈一聲令下,便齊刷刷地霍然起身嗨然一句,而後便紛紛大步匆匆地閃出大帳。片響之間,軍帳外便是串串如急雨般的馬蹄聲四散遠去。

“上將軍有重要軍務,張良不便打擾,就此告辭了!”眼見秦軍這個大型戰爭機器馬上又要隆隆發動起來,身為剛剛被秦軍俘虜的漢臣,張良雖然本是要與林弈闡明自己願意轉投秦軍麾下的心意,然而他知道此刻怕不是說這事的時機,趁著眾人陸續離開軍帳,張良也拱手與林弈作別道。

“先生稍等!”不想林弈卻一擺手攔住了正欲離去的張良,回頭吩咐護衛帶那名報信斥候下去歇息之後,中軍大帳內便隻剩下林弈與張良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