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五嶺橫浦關(1 / 2)

轉眼間冰河消融、大地回春,華夏大地處處又重新變得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經過一整個冬日的休戰,原本被戰火烤焦的大地又星星點點地冒出一簇簇嫩綠,黎民黔首們似乎又看到平靜安寧生活的希望。然而,秦帝國的轟然倒塌在這個戰火紛飛、生靈塗炭的亂世,隻是一個階段性的標誌。更大的戰亂正在楊柳抽絲時節,悄悄醞釀著。

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之後,各路諸侯非但不讓民眾休養生息,反而是趁著冬季休戰時節,抓緊戰備、補充兵員,隻待春雨過後,便要重開戰端,與其他諸侯爭奪地盤江山。尤其是誌在整個天下的劉邦,更是在張良蕭何等謀士的幫助下,積極準備重回關中,奪取關中的八百裏沃野以做他與項羽等諸侯爭奪天下的根基之地。

暫且不說即將爆發的新一輪中原戰火,秦帝國最後一位上將軍林弈帶著部下十餘人在雍王羅沅欣的幫助下,順利通過大散關,而後一路南下先是抵達了原來秦帝國漢中郡治所南鄭。

在那時,南鄭已經成為漢王劉邦的臨時都城。到達南鄭後,林弈等人明顯能夠嗅到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味道。矗立在漢水旁的南鄭城雖然不大,但其城牆也有四五裏邊長,寬闊威武與秦帝國其他郡的治所一般。偌大的城門幾乎晝夜開啟,進進出出的幾乎全是漢軍士卒以及運送各類物資的車馬。在南鄭西北兩麵,有一大片無邊無垠的連綿軍帳,聲勢頗為浩大。軍營裏終日熱鬧非凡、人喊馬嘶,在寒風中的軍燈更是徹夜不熄。

若說漢軍是正常軍備,也許也能蒙的過去。但有一點,卻無疑暴露了劉邦欲與項羽撕破臉皮爭奪天下的野心。那就是漢軍將士竟是齊齊換裝新的衣甲。原來項楚勢力起兵之時,因為打的是複辟楚國的旗號,所以將士衣甲全數沿用故楚的土黃衣甲。然而,此刻所有漢軍都換成了紅色衣甲,鎧甲頭盔樣式也與原來的楚軍大是不同,此舉顯然是為日後與項羽的楚軍作戰之時,方便辨認敵我。

林弈等人身上還穿著原來的楚軍土黃製式衣甲。當林弈看到遍野漢軍軍營裏那些身穿紅色衣甲的兵士時,就明顯意識到劉邦已經準備大舉北上。為了避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煩,林弈下令眾人遠遠繞過南鄭沿著漢水連夜趕路南下。

經過近一個月的兼程趕路,林弈等人終於在春意大暖之時,穿過衡山郡、長沙郡,抵達揚粵馳道的入口五嶺。隻要翻過五嶺,沿著寬敞的揚粵馳道一路往南飛馳,先抵達南海郡,再從南海郡往西南穿過桂林郡,便可直達象郡治所臨塵,那裏也是當時南海秦軍的幕府所在。

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的五嶺,位於南嶺山脈一線,而南嶺山脈起自雲南雲嶺,東入貴州為苗嶺,再東經兩廣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而東達於海,其間大小山嶺更是不計其數。五嶺分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是南海諸郡與北方中原相隔的天然屏障。

揚粵馳道的入口開在大庾嶺之上,其上有一座關城名為橫浦關。入得橫浦關,走上百餘裏山道方能進入寬闊平坦的揚粵馳道。

仰望著逶迤磅礴的五嶺大山,林弈情不自禁地長歎一聲:“有如此天然屏障,無怪乎南海諸郡能遠離中原戰火!”尋常大軍要進入揚粵通道,就必須翻過這道巍峨的五嶺,其間山道蜿蜒曲折盤繞難行,遠勝雄師十萬。再加上在中原人印象中,南海之地到處都是蠻荒,所以各路諸侯寧可在中原為了一塊立錐之地而殺得頭破血流,也不肯將觸角伸到五嶺以南。這大概便是南海能夠遠離中原戰火最主要的原因罷了。

抵達五嶺山腳下後,林弈等人略作修整之後,便開始翻越五嶺。堪堪中午時分,眾人才爬上大庾嶺半山腰。林弈抬頭仰望兩座山峰之間那座青灰色關城,大略估算一下足足還有一半路程。略一沉吟,林弈吩咐鄭浩帶著胡兩刀撇下多餘物事,輕裝先行登山,趕到關城處先與守軍通融稟報一番。等眾人爬上關城之後,估計天色也就入黑,今夜便暫且在關城借宿一晚。

鄭浩兩人得令,各自騎上一匹尚有餘力的戰馬便開始輕裝登山,其餘人則在山道旁歇息片刻。片刻之後,林弈下令繼續登山。然而,眾人沿著山道剛剛走了一個多時辰,便見鄭浩兩人策馬一路飛奔而回。林弈見狀心下一沉連忙迎上前,一麵暗道莫不是前麵關城守軍不許自己人過關,那該如何是好。

“上將軍!”鄭浩兩人遠遠地滾鞍下馬,奔到林弈跟前氣喘籲籲地拱手道。

“別急,老鄭慢慢說,是不是守軍不肯讓我們過關?”林弈扶住鄭浩,皺眉問道。見鄭浩連連搖頭,卻說不出話來,便又疑惑道:“那是出了什麼事情,如此慌張?”

“關城,路,不通了!”一旁的胡兩刀喘息稍定,終於斷斷續續地說出一句話來。

“如何?關城路走不通了?”林弈吃驚道。

“上將軍,橫浦關一座空城,城門處用巨石滾木塞的嚴嚴實實的,除非把那些巨石滾木搬開炸開,或是找一些攀城器械從城頭翻過去,否則無路可走!”鄭浩使勁長喘了幾口氣,積攢了幾分力氣,終於將兩人的發現說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