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 子陵親臨(1 / 2)

時令已至嚴冬,天色微亮時冬日從東麵地平線上露出紅燦燦的大臉,清晨的霞光籠罩在到處是一片狼藉血汙遍地的鹹陽城。然而未等片刻,這座正被兵火洗禮著的秦帝國都城上空卻突兀升起了一片血紅的陰霾,似乎昭示著某種不祥。

鹹陽東門城樓處,一名老秦人義軍哨兵正抱著長矛打盹,冷不丁一點頭之時,迷迷糊糊地瞧見東麵地平線處竟有一條細長的黃色長線正緩緩地挪動著。“楚軍,楚軍來了!”這名哨兵揉揉惺忪睡眼,看清那些是正在移動的楚軍士卒,嚇得連聲大呼道。

“慌什麼?”一名千長聞聲從箭樓裏衝出,大步狂奔到女牆垛口前,一麵嗬斥那名哨兵一麵皺眉凝望著遠處地平線。“聚兵號角!快去稟報陳將軍!”待看清那的確是正滾滾湧來的楚軍人浪,那千長回身對箭樓遙遙高喊一聲。

“聚兵號角!”箭樓處隨即傳出傳令司馬的迭次高呼,緊接著一陣急促淒厲的號角聲響起,箭樓裏奔出一名傳令甲士沿著石梯甬道,飛速朝東門後的軍營跑了過去。與此同時,一隊隊身穿著形式不一的黑色深衣、外罩著秦軍製式鎧甲、拿著短劍長矛的義軍士卒們,在軍官們的帶領下,匆匆忙忙地奔上東門城樓。

三陣聚兵號角過後,女牆垛口後已然立滿密密麻麻、黑森森的一排排義軍甲士。一臉疲倦的陳建新赫然矗立在箭樓處的垛口後,凝眉眺望著地平線處慢慢逼近的楚軍人浪。

昨夜林弈帶著鹹陽城內最後的一支精銳秦軍,踏上突圍之路後,鹹陽便隻剩下由兩萬餘老秦人組成的義軍。這些義軍人數雖是不少,但幾乎都是未曾入過軍旅的鹹陽國人,無論是單兵技能還是整體戰力,比那些真正的秦軍精銳都差上許多。簡而言之,這兩萬餘義軍充其量也隻能相當於三、五千的秦軍精銳步卒。

然而,雖然深知老秦義軍的戰力強弱,陳建新與謝樹挺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留下來,幫助皇帝子陵死守鹹陽。林弈走後,子陵跟隨陳、謝二人進了東門的秦軍大營,細細商談了一夜之後,淩晨時分子陵說要回宮處理下最後一些要事,便匆匆帶著護衛離去了。之後,謝樹挺也匆匆趕去南門軍營,調整部署南門的義軍兵力。

聚兵號角響起之時,陳建新剛剛和衣躺上軍榻,正準備小憩片刻。一聞聽城頭箭樓處急促的號角催鳴,陳建新幾乎是條件反射地從軍榻上彈起身來,抓起劍架上掛著的佩劍,大步赳赳出了中軍大帳。

此時負責防守防守的是近八千老秦義軍。昨夜與子陵商談之後,陳建新與謝樹挺兩人將城內所有兵力重新做了調整:東門、南門直麵城外叛軍兵鋒,故而需重兵防守,兩處各留八千、六千義軍;西、北兩門因了並不是防守重點,故隻各留三千義軍負責防守;餘下的一千餘義軍,則負責王城守衛並看守東偏殿的那處密道出口,以防楚軍再度從密道偷襲。

城樓上八千義軍剛剛列好陣勢,城外的楚軍便已開到離東門大約五裏的地方。一陣如雨點般急促的戰鼓驟然從楚軍後陣響起,列成數裏寬的楚軍大陣在一整片嘩啦啦的鎧甲響動聲中,嘎然止步了。緊接著便是一陣又一陣淒厲急促而又有節奏的號角鼓聲交鳴,一個個傳令飛騎在楚軍大陣裏來回穿梭著傳達各式將令,楚軍們便開始隆隆地彙集成一個個大型萬人方陣,緊張地忙碌著攻城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