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時分的天色本還是一片漆黑,可此刻函穀關內早已是人聲鼎沸,一片片的火把、篝火把整個關城照得通亮。軍營內,一隊隊重甲步卒們來回奔走忙碌著,吆喝聲、喝令聲、鐵甲鏗鏘聲、戰靴踏地聲,糅雜在一起,混著大戰前緊張的氣息彌漫在大營上空。
一陣牛角號伴著聚兵的鼓聲淒厲破空響起,整裝完畢的甲士們在什長、百夫長的帶領下,紛紛奔向營盤中的大校場。林弈、孟坤及四位千夫長站在點將台上,目視著四下聚攏過來的甲士們。
昨夜擒下趙高派來的監軍及其護衛隊後,孟坤召集了軍中所有的百夫長聚帳議事。在得知孟坤、林弈等人的謀劃後,在座的五十餘位百夫長毫不猶豫、異口同聲地讚同主將的決定。
自始皇帝駕崩後,偌大秦國亂象紛紛,昔日縱橫中原、難逢敵手的強大的黑色軍團,一時間竟沒了聲息。直到山東叛亂迭起,初始章邯的平叛大軍勝了幾次大戰,才略微挽回點秦軍的顏麵。之後由於趙高把持朝政,種種掣肘之下,章邯大軍竟然連同王離的九原鐵騎一起覆滅。僅存下來的關中及各個關隘要塞秦軍將士,人人悲愴不已,心中的憤懣積鬱無從發泄。苦於軍中早已無有威望的名將,無人來振臂一揮帶領大軍殺回鹹陽勤王,軍官士卒每每見麵之時,唯有會心苦笑,心下憤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而此刻,林弈等人的謀劃一出,仿若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贏得將士一致擁戴。五十餘位百夫長竟是人人亢奮不已,紛紛嗷嗷叫著請戰,請隨林弈回鹹陽勤王。麵對為回師鹹陽的名額,爭得麵紅耳赤的各位百夫長、千夫長,林弈頗為無奈地勸說,函穀關的得失與回師鹹陽勤王之事同等重要,都關乎大秦的生死,故而留下守關的將士同樣責任重大,且守將孟坤也會留下與留守將士一同力戰守關。聽了林弈的勸說,眾人這才不再繼續爭搶名額。
隨後,林弈挑選孟坤手下的陳建新、謝樹挺兩位千長及所部的兩千兵馬,作為回師鹹陽的主力。餘下三千步卒則由孟坤率領,在林弈底定鹹陽大事、回援之前,堅守住函穀關,抵禦項羽諸侯聯軍的進攻。
對於回師鹹陽的將士,林弈要求一律輕裝,隻攜帶隨身的長短兵器鎧甲與十日幹糧,弓弩及重型器械一並留下給留守的將士。孟坤原本建議林弈帶上一部分器械,以備不時之需。可林弈解釋說,叛軍來勢凶猛,當有三四十萬之眾,守關之戰必是一場苦戰血戰,留守的大軍更需要這些器械進行防禦作戰。孟坤思慮一番,亦覺得林弈所說在理,遂不再多說。
被選中的千長、百長們自是歡喜,留守的軍官們紛紛拍著要去鹹陽的同胞高聲笑罵道,去鹹陽好好修理那幫搗亂我大秦朝堂的奸佞小人,帶趙高人頭回來領功。議定出兵人選後,林弈便下令眾人即刻回營準備,二更造飯,三更出發。
此刻除了哨兵遊騎外,函穀關全部守軍都聚集在校場上,黑壓壓的一片片,整齊的如黑森林般矗立著。若不是一片片火把照亮著,沒有一絲低語吵鬧聲息、靜靜列陣的秦軍,直似融入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