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招聘兩撥人來。”王寶玉不以為然的說道,現在不差錢。
“這個當然可以,不過,既然是原材料供應,能有專業人士統一管理,還是更有利咱們藥品質量保證,同時也有利於咱們公司對於藥材基地的統一管理。咱們一個基地,兩個主管,沒有主次之分,將來有可能增添無謂的煩惱。”石臨東認真的說道。
“藥材不是藥方,而且並不涉及珍惜藥材,這件事兒應該不難吧?”王寶玉問道,一下子找到那麼完美的人才不容易,還是得慢慢來。
“藥材基地是大事兒,我也讚同石副總的觀點。不如我們跟農業機構進行合作,他們的技術經驗豐富,可以提供長期的技術指導。”商博全建議道。
“農業機構的人雖然專業,但端鐵飯碗的人大多會選擇兼職。費用高不說,咱們還被動。藥材基地是咱們藥廠的重點建設項目,不容忽視,最好要有全職且有豐富經驗的人來管理。”石臨東補充道。
石臨東的話有道理,說起技術經驗,還得是專職的,王寶玉眉頭緊鎖,忽然眼前一亮,想起了一個人,還是個老熟人,正是原來柳河鎮農技站的站長韓濤!
在他的帶領下,東風村的木耳種植取得了成功,之後他和蔣春林的林蛙養殖基地的發展也相當不錯。
“我有個想法,咱們收購一個有這方麵經驗的企業怎麼樣?”王寶玉突發奇想的說道。
眾人愣了一個,於敏道:“王總,如果涉及的資金額度過高,那就不如咱們自己來發展。”
“不高,都是熟人,我跟他們說說應該就差不多。”王寶玉自信的說道。
“這樣不但可以有效的管理好養殖基地,同時也擴大了春哥藥業的規模。”石臨東點頭道。
“是什麼企業啊?有沒有發展前景?”程雪曼忍不住插嘴道,她自以為是的想,怎麼以前沒聽王寶玉說起過這些事兒呢?
“人家經營的不錯,每年的利潤都呈現遞增的態勢,產品根本不愁銷路。管理和技術人員都不缺,經驗十分豐富。”王寶玉道。
“這樣最好,我們可以借助彼此的銷售渠道,實現雙贏。”石臨東滿意道。
“好吧,這幾天我就跟他們約一下,談談具體的收購事宜。”王寶玉拍板道。
“王總,藥材基地的建設需要時間,還是要先成立采購部,收購市麵上的藥材,先行投入生產。”石臨東道。
“這樣最好,技術研發部把好質量關,一定要確保我們的產品合格。”王寶玉道。
會議結束後,石臨東立刻組織成立了采購部,由於企業的人員漸漸增多,人力資源部也一並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銷售部。
平川大廈這一層樓已經租了大半,王寶玉索性安排全租下來,一夜之間,春哥藥業似乎又找回了當年振良藥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