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布散會,鄧樂發便起身要離開,韓平北客氣的謙讓道:“鄧廠長不如留下吃頓工作餐再走也不遲。”
鄧樂發瞪了王寶玉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早就氣飽了,告辭!”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會議散場之後,韓平北給王寶玉打來電話,在電話裏埋怨王寶玉不該亂說話,雖然目的已經達成,但產生的效果並不好。事後,王寶玉也冷靜了下來,他很客氣的說給韓大哥添麻煩了,以後自己一定會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王寶玉後來從侯四那裏得知,在會場上確實說了不該說的話,當年協調漿果廠借錢給化肥廠的人物,正是今天的書記楊一方。這就難怪鄧樂發最後會買楊一方的麵子,答應了開放公園的事情,兩個人勢必都從這筆借款當中,撈到了不少的好處。
王寶玉很是後悔,覺得自己的做法,已經得罪了書記楊一方,這樣一來,自己今後在清源鎮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但今天的王寶玉已經不同以前,他琢磨著,一定要想個辦法主動出擊,平複一下楊書記對自己的不滿,不能任其發展下去,否則將來還是對自己不利。
跟王寶玉想得差不多,黨委書記楊一方,原本對王寶玉的印象不錯,認為這個小夥子很能幹,有發展前途。但是,通過這次政府辦公會議,楊一方卻突然明白王寶玉不但是一個難以管理的刺頭,還是一個多管閑事的家夥。
之所以最後讓鄧樂發妥協答應開放公園,那是楊一方不願意王寶玉將事情鬧大,一旦自己在這件事兒上翻了船,這一世英名可就毀於一旦了。
人才就是這樣,起到的正麵作用大,負麵的作用也不小。楊一方雖然看重王寶玉的能力,卻不得不對王寶玉產生防備之心,心裏盤算著哪天找王寶玉一個錯,還是不能讓王寶玉留在鎮政府裏,這小子早晚會是一個禍害。
清源休閑公園終於開放了,當天公園裏就人滿為患,老人在樹林中散步打拳,孩子們在秋千滑梯上嬉戲,熱鬧非凡。更是好多商販瞅準了這個商機,開始四處打聽租賃事宜,生怕錯失了良機。
老百姓們從小道消息中聽說這是新來的副鎮長提出的,都不由豎起了大拇指,打從心裏高興有了這樣一位好領導。
再說王寶玉為了消除自己和楊一方的隔閡,給萬芳草打去了電話,說麻煩萬大記者,務必要把清源鎮開放公園的事情,大幅度的報道一下。
萬芳草說道:“我這裏沒問題,關鍵總編輯要審批。”
王寶玉嗬嗬笑著說道“是不是錢的問題,兩萬夠不夠?”
萬芳草仔細核算了下,答道:“不夠,我自己還需要一萬的采訪費。”
王寶玉想了想,說道:“我平日給人破解的費用就是一萬,算是兩清了吧。”萬芳草隻是嗬嗬笑了,沒有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