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悅大師宴
食尚
作者:野鶴 大俠
周元昌是我崇敬的大廚之一,真正可以稱為“大師”的高手,連徐正才大師也稱其為“通天教主”,言其廚藝高超,創意多多。3個月前,在農家菜大擂台上,有幸與周大師同席為評委,早就想去嚐嚐他的手藝,惜乎他“全球通”,到處跑,不知哪天在店裏。
天賜良機有時就在眼前,正好銀星假日酒店沈巍兄招呼,遂乘其“快馬”前往浦東三林塘周大師所開的“品悅”去“悅品”周大師。
周大師受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委托,和來自江蘇、安徽、福建的大佬、老板們交流,故設計了幾套菜請他們品嚐。
坐下來喝著今年新茶,冷菜已經上桌,計有錦繡三文魚撈拌、脆蜇醃菜馬蹄、爽口觀音菜、生熗馬家溝芹菜、鐵棍山藥燴海參、養生鼎味鴿、上海合味拚、如意熗腰花、酸豆角素雞、江南醉青蝦。
一陣如雨點般的筷子,一片讚歎的熱議。這麼多美食橫陳,連我這吃場老手也覺吃不過來。感到“三文魚撈拌”似乎就是閩、粵人所謂“風生水起”。不過,拌得比他們好,拌透,口味和諧,嘴裏十分愜意。山藥我近年也不大吃了,不是切得太大,數量又多,像吃飯一樣,幾口就飽了,就是沃以藍莓,使吾儕恐糖分子不敢下箸。而這道“鐵棍山藥燴海參”中,山藥作為陪襯,突出遼參,富貴藏在平凡之中,並不常見。“鼎味鴿”,鴿子較酥,吃口比油炸的柔和,隱約能嚐到一絲藥香。“上海合味拚”好像是“醃、醬、糟、臘”般,但鹹淡搭配好,隻覺鮮爽而無需擔心口幹。腰花熗得好,毫無腥味,大師插言,訣竅在於去除騷筋後,拌以白醋。素雞入饌令外地同行驚豔,而且調味上有反差(同酸豆角)。醉蝦也是外地朋友感興趣的,追問了許多細節才罷。
然後熱菜上桌:清燉鬆茸蘆花雞、野山蒜爆鮮蝦、酸脆蜜椒雞、吉祥荷香三寶、風肉筍幹扣蛋卷、沸騰筍殼魚、蕎麥麵筋燉膏蟹、天麻鼎味鴨、清炒鱔糊包餅、筍幹菜蒸釀豆腐、碳爐金橘甲魚、蔥爆山菌秋耳、細沙紫蒸糕、鮮蝦韭菜餅、鬆仁棗泥酥。
蘆花雞多年未見,與鬆茸同燉,此湯的高級可想而知。油爆蝦是本幫名肴,以旺火快炒,“甜上口鹹收口”為特色,用野山蒜爆倒未見過,蒜香甚濃,果然好吃。蜜椒即甜椒,“酸脆蜜椒雞”是上海小炒。“荷香三寶”是在一個蒸籠裏上桌,三個菜,三個幫,三種口味。“風肉筍幹扣蛋卷”,似是“老八樣”級的農家菜,但這裏顯然是升級版,用料精當,老菜新做,口味為之一新。“沸騰筍殼魚”並非川菜館一味求辣,但求鮮味吊出,辣則點到為止。“蕎麥麵筋燉膏蟹”,開頭以為是“麵筋百頁”的改頭換麵,因是蕎麥麵做,水麵筋的“嚼頭”似較滋潤。“天麻鴨”是藥膳,而大師傑作,藥膳的藥味似有非有,因為這畢竟是膳而並非藥。“清炒鱔糊包餅”要求“煸透、燒透、燜透”的“三透”,並借鑒京幫烤鴨的“菜點結合”,有京蔥絲、黃瓜絲和餅一旁伺候。“筍幹菜蒸釀豆腐”似“客家釀(瓤)豆腐”,但是方形而非三角形,肉餡是包在裏麵的,筍幹菜也比一般梅幹菜鮮、香。“碳爐金橘甲魚”,妙在金橘,既使橘味“進去”,複有金橘餅可食。山菌(鬆茸)、秋耳用來蔥爆,亦未見過。“細沙紫蒸糕”,紫米粉做成“印糕”狀,以細豆沙為餡。“鮮蝦韭菜餅”,餅薄如紙折兩折,韭菜隻聞香而不覺臭。早韭和晚菘(即大白菜)一樣,是時令尤物。大師連點心也不疏忽。“鬆仁棗泥酥”,以紅棗而非黑棗為餡,甜中有清鮮之味。
大師菜均無圍邊,這才是上海菜本色。上海菜向何處去?周元昌大師一席菜做了一份精彩答卷。當然還可有別的模式。在陽春三月“春生”之際,隻希望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讓吾儕時時有好菜佳點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