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洪總經理經過考慮,也為了平衡大家的情緒,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劃出財務部的一部分歸董明珠管,也就是說,董明珠可以得到人員、職能和收款這部分的權力。機會來之不易,董明珠慎重對待,心想務必利用好這難得的權力開創格力經營工作的新局麵。她和有關同事一起建立了一套循環監督機製:計劃受財務監督;財務受開票員監督;開票員受電腦統管監督;電腦統管受計劃監督。
製度建立了,關鍵就看能不能真正實行。好的製度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仍然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效果。很多企業都有非常完美的規章製度,有的企業甚至不惜巨資請國外大型谘詢公司幫忙設計製度,但最後仍難逃走下坡路的結局,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好的製度沒有得到有力的執行。不能堅守原則,太會變通,讓很多企業無法很好地貫徹規章製度,以至於企業雖然確立了一個清晰的願景,卻總是事與願違,無法實現。
董明珠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所以當她強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壞以上機製”的時候,了解她的人都明白,誰敢破壞這個製度,誰就要倒黴了。
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很快,一個合理的網絡便形成了:財務說有錢才能發貨,發貨後開票員記賬,開票單再輸入電腦。這樣財務往來多少錢都可以清清楚楚反映在賬上,每天都可以從賬上看到有多少錢,發了多少貨。這樣一來,董明珠隨時都可以掌握格力的銷售情況,任何業務員、經銷商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鑽空子了。
這當中最困難的是當天清賬。以前就因為做不到當天清賬,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損失。董明珠要求,經營部無論多晚都要當天清賬,絕不能讓當天的賬過夜。一段時間以後,經營部的同事們就養成了習慣,當天的工作沒完成,不管多晚都不會回家。
據董明珠介紹,自1995年5月以後,財務就再也沒出現過混亂,也再沒有應收款收不上來的現象。
在拖欠貨款成風的今天,董明珠創造了一個“奇跡”。然而,就像董明珠所說,她能夠創造這個“奇跡”,其實很簡單:不交錢不發貨,隻要認真堅持下來,就不會發生拖欠現象。
堅持原則,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成功道理。可是,難就難在能否對原則一貫堅持。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非常容易,哪怕是十惡不赦的人,偶爾也會行善。可要是讓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那就非常難了。所以,古代能夠成為聖人的人,不一定是因為他的思想深刻,或者他的智商比別人高;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是因為他能夠在任何情況、任何環境下都堅持自己的理念,並鍥而不舍地身體力行。
董明珠堅持原則,她獲得了成功,既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又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石。作為一名職場人士,當你麵對原則性問題時,是不是也能夠像董明珠一樣堅守原則呢?如果你能,那成功離你就不遠了。
王永慶:用心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使敬業成為一種習慣
2008年10月15日的一則新聞成為眾人熱議的話題,素有台灣“經營之神”之稱的王永慶先生,在睡夢中離開人世,得年92歲。王永慶先生的一生一直都很傳奇,他的成功經曆是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必定要學習和領悟的。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15歲小學畢業就外出工作,經過不懈的奮鬥和努力最後創辦了台塑企業,如今的台塑在台灣石化界及整個企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王永慶用他的成功證明,工作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使命,是人類幸福和歡樂的源泉,它和所有有價值的事情一樣,值得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人們對工作的信仰是敬業精神的源頭。隻有敬畏自己的工作,信仰自己的工作,你才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具有神聖感和使命感,你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