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宮 四(1 / 2)

“朔人謀逆,陛下自然有生氣的理由,但是臣弟聽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怒興師,這不是天子所為。”

“荒謬!”皇帝的手緊緊握著人殤的劍柄,頭頂冕琉冠上的十二串珠簾都在搖晃。“朔國滅了毗、邂兩國後,北至峽海,南至古延山這上千裏的土地就都掌握在了白慶手中,這樣一來,朔國的國境就與王域接壤,白慶的刀已經架在了朕的脖子上,難道到了此時,朕還不應該討伐他嗎?”

蘇衍歎了一口氣,“非是不該,而是不能。陛下以為,當今大甄雖然比起三百年前立國之時已然不濟,可是為何,天下諸侯在表麵上依舊要以我大甄為尊?”

“自然是因為實力!天威煌煌!我大甄就算如今不濟,可是帝朝餘威尚在,憑借王域和那些終於皇室的諸侯供奉,我大甄的實力依舊在六大諸侯之上!”

“隻以力行,不足以平定天下。不過既然陛下以力為因,那麼臣弟便為陛下以力為喻。皇兄以為天子六師如何?”

“天下強兵。朔北寒甲,西敖馳虎,東蒼丹卒,還有關南的靖,康,離三國的軍旅都不如六師精銳。”

“那麼一國難敵,六國如何?天子六師再強,也擋不住天下諸侯的聯軍!此次陛下如果調動天子六師討伐朔國,勞師遠征,且不說這樣一來王域空虛,就算是打贏了,天子六師也難免有損。而且朔人曆來為帝朝對蠻第一線,其國人任勇,寒甲也是強師,並不容易攻取。若是這一仗我們大甄輸了,天下諸侯都看出了王域的羸弱,到時候諸侯中隻需要有一家登高一呼,恐怕我們大甄麵臨的就是群狼噬虎的局麵。”

皇帝聽著蘇衍的話,心中怒極,可是卻找不到反駁弟弟的話來。他看著手中的人殤劍,鼻間仿佛還能聞到人殤劍上那殘留了三百年的血腥味。

蘇衍上前一步,白衣雲袖輕輕揮動,“其實這些年來,就算臣弟不說,皇兄也應該發現了,諸侯們的勢力每時每刻都在增強,帝朝再也不可能像當年那樣控製諸侯了。這樣的形勢若是繼續下去,總有一天,諸侯中便會有強國攻入帝都,對我大甄取而代之。我知道哥哥自繼位以來,每日每夜無不在思考如何振興我大甄江山,可是有些事情,人願終究是難敵天意的啊。”

哢嚓一聲,又是一道閃電從青冥之中劈了下來。明堂中瞬間變得明亮起來,人殤劍上血紅色的琥珀反射出一道紅光照到了皇帝的眼睛上,皇帝隻覺得眼前一晃,竟忍不住流下一滴淚來,緊緊握劍的手也終究頹然鬆懈,“難道我大甄真的已經到了氣數已盡的時候了嗎?”

“不,皇兄這樣想便錯了。”蘇衍忽然正色道。

“錯?”皇帝全身一震。

“諸侯們掌握的土地,人口和軍力確實超過王域很多,但是今日我大甄之所以還立足於天下之巔,非因力強,而是形勢使然。陛下試想,大甄雖然權威衰落,但是六大諸侯各自國內也並非無懈可擊。朔北白氏有蠻族在側,無論如何行事,總有後顧之憂。西敖君臣猜忌,連被敖人視為驕傲的馳虎鐵騎也要被敖國主一分為二,互相牽製。東方蒼國的國主葉通明,出身百年世家,自認出生高貴的他曆來寵信士族,結果導致如今東蒼世家林立,國主政令不經世家同意便難以施行。還有南方離,康,靖三國為了爭奪關南棧道控製權所爆發的戰亂。天下時局,諸侯各有所難,如果我們大甄能在亂像中盡力斡旋,平定天下並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