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話 忠難全(1 / 2)

見到楊義臣沒有說話,蕭太後的俏臉上卻反倒是露出了一絲緩和,朝著身邊伸出了玉手,而那內侍也是極為機靈地上前攙扶著她,把她扶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而蕭太後則是看著依舊跪在地上的楊義臣,淡淡地說道:“楊將軍!先帝待你如何?”

楊義臣沉聲喝道:“先帝對臣有知遇之恩!臣無時無刻不記著先帝的大恩!不敢忘懷!”

“好!你起來了吧!”蕭太後擺了擺手,終於是發話了,而楊義臣也是深吸了口氣,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緊接著,蕭太後又是說道:“楊將軍!你既然還記得先帝對你的知遇之恩,那就好了!哀家這一生隻有兩個兒子,現在全都不在世上了,剩下三個皇孫,燕王死於江都之亂,代王如今還在長安為李淵所挾持,越王之死,哀家怎能視若無睹?其實哀家也知道,當日逼死越王的,並非是楊將軍!而現在洛陽的局勢是怎麼樣的,哀家心裏也清楚!哀家從沒有想過要折騰出什麼很大的動靜!隻想要知道,當日逼死越王的,到底是誰?”

楊義臣深吸了口氣,很顯然,蕭太後早就知道了當日政變的經過,隻是對劉文靜逼死楊侗的事情並不是很了解!這位貴婦人也很清楚,想要殺了萬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了,所以隻能是退而求其次,殺了那個逼死楊侗的直接凶手,也算是為自己的孫子報仇了!楊義臣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一句話。

對於楊義臣來說,說出劉文靜的名字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雖然楊義臣從天牢放出來沒有多長的時間,但也知道,劉文靜是萬禾身邊很重要的謀士之一!如果蕭太後鐵了心要殺劉文靜的話,萬禾也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洛陽隻會是變得更加混亂,這對於楊義臣想要保全大隋皇室的想法來說,卻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楊義臣猶豫了片刻,最後還是咬緊了牙關,什麼也不肯說!

看到楊義臣的模樣,蕭太後的臉色不由得一變,她倒是沒有想到,楊義臣竟然還是如此死硬!當即蕭太後就是寒著臉哼道:“看來楊將軍是已經攀上了高枝,心裏再也沒有了先帝的恩情了!也罷!這大隋已經落得如此田地,正所謂落地的鳳凰還不如雞!楊將軍另謀出路也是人之常情罷了!哀家之前也隻不過是犯了失心瘋,竟想著還有人會念叨這不值錢的恩情!真是可笑之極!楊將軍就千萬不要放在心上,將來哀家還要靠楊將軍多多扶持才是!”

蕭太後一頓冷嘲熱諷,一句句說得楊義臣的臉色那是又紅又白,陰晴不定。到了最後,楊義臣的臉幾乎是憋得通紅,突然,鏘的一聲,就是拔出了腰間的佩劍!按照原來的規矩,這進宮之人是必須要卸下兵器的,不過現在的皇宮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了,楊義臣進宮竟然沒有一人要楊義臣卸下兵器,而楊義臣本人也是心事重重,竟也是忘了。現在見到楊義臣突然拔劍,蕭太後和那內侍還以為楊義臣吃不住譏諷,惱羞成怒了!蕭太後立馬就是嚇得滿臉慘白,而那內侍也是飛快上前擋在了蕭太後的前麵,驚呼道:“楊義臣!你好大的膽!你想幹什麼?”

那內侍聲音雖然喊得很大,但之前蕭太後要審問楊義臣,早就把人都給打發走了,根本就沒有人聽得到這裏的動靜。楊義臣在拔出佩劍之後,卻是唰的一聲,直接將寶劍往地上一插,緊接著,卻是將自己頭上的頭盔給摘了下來,咚的一聲,就是雙膝跪在了蕭太後的麵前!緊接著,楊義臣又是將頭盔輕輕放在了自己的麵前,沉聲喝道:“臣幼年喪父,是得文皇隆恩,才能寄養於宮中,後又有文皇照拂,賜予國姓,並委以重任,隨時年幼,就已經身居高位!後先帝更是多有重用!臣對大隋之忠心,天人可鑒!今日太後說臣有私心,臣也是無從得辯!文皇賜姓,先帝賜爵,臣已經是無顏消受!今日就請太後帶文皇和先帝一並收回!”說完,楊義臣就這麼跪著將寶劍給從地上拔了起來,舉過了頭頂,在寶劍的劍脊上鐫刻著一個朱紅的“楊”字!

楊義臣的話,讓蕭太後的臉色立馬就是變得鐵青,她這才想起來,這楊義臣本姓尉遲,乃是當年北周大將尉遲崇之子!而尉遲崇,正是當年當年大隋開國皇帝楊堅下級,對大隋那可是有開國從龍之功!隻是後來尉遲崇隨軍攻打突厥身亡,而當時年幼的尉遲義臣也就被楊堅收入了宮內,後來更是賜尉遲義臣國姓,改名楊義臣!聽說當時楊堅特地將自己的佩劍刻上了一個楊字,並且賜予楊義臣,同時還令宗府將楊義臣寫入皇室宗譜,成為楊堅的皇從孫!當初楊廣將楊義臣拿下天牢,除了因為楊義臣作戰不利之外,也未嚐沒有因為楊義臣的名氣太大,對他的皇位有影響!而現在楊義臣突然將文皇楊堅賜下來的寶劍給交回來,這讓蕭太後如何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