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安陽村(1 / 3)

蘇野到安陽村某明家的第三天,曹軍依舊駐紮在陽關。曹軍攻破陽關之後並沒有長驅直入朝歌。朝歌作為商國邊境上的城池,兵力極強遠不是陽關可以比擬的,曹軍想要拿下,並不容易。況且曹軍若是不用計謀,陽關也不會輕易失掉。那日曹軍利用安插在商軍內部的細作,唱起商國民歌,引發商軍的思鄉之情,軍心渙散,戰意全無,從而一舉拿下陽關,此戰日後載入史冊,史稱“四麵商歌”。

清晨的第一縷光在安陽村的瓦舍上抹上了一層輝,瓦上掛了些水珠,光線往上一照,晶瑩剔透的,若是仔細看來,似有一些虹色。這是一種讓人難以舍棄的光景。

某明一早就去了染坊,當兵之前他就做得這個營生。母親羅婆婆將房門打開,拿起笤帚把門口青石板路上的塵土掃幹淨,再灑上些清水,路麵頓時幹淨了許多。她搬了把小凳顫著身子走到磨石邊上坐下,然後拿掉磨石上的草氈,撚起石盤上的一根鐵簽在磨石上忙活起來。老人幹活很專注,絲毫不被街頭逐漸增多的行人所影響,隻是在大多時候,也不會有人去多看一眼這個窩在小角落裏的老太婆在幹什麼。

約摸一個時辰,羅婆婆剛扭了扭腰,活動了下手腕,開始繼續磨得時候,一雙腳停在了她前方不遠的地方。她抬頭看過去,蘇野站在那裏,著一身幹淨布衣,立在那裏一動不動,兩眼直盯著她手中的鐵簽。看到羅婆婆盯著自己,蘇野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他衝著羅婆婆微微一笑。

“羅婆婆,你這是在做什麼?”

看著蘇野對自己的活兒有興趣,羅婆婆樂嗬一笑,張開的嘴裏露出了為數不多的幾顆牙。

“磨針啊!”

“磨針?這活費精力啊!您老這麼大歲數了,怎麼還幹這活?”

蘇野有些不解,按理說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本是該待在家中,躺在長椅上喝茶納涼的。

“都磨了一輩子針了,磨針就是我的人生啊!這和有些人一直打鐵,有些人一直耕種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然後為此執著,堅持著不回頭,就會看到希望。你也將是如此。”

老人的話使得蘇野心頭一震。

“每個人都是這樣嗎?”他問道。

“嗬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堅持了,有些人錯過了,有些人重逢了,我們商國啊,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寫各自的故事。”

說罷,她放下手中已細如根須的鐵簽,兩隻看起來糙如枯枝的手在腰間的圍裙上抹了抹,然後從懷裏小心的掏出一個圓如皎月的紅色荷包。

“小蘇啊,老婆子腿腳不靈便,這裏的活還沒幹完,你能不能幫我個忙,將著包針捎給村南的裁縫蘇桑芷?總不見她來拿。”

羅婆婆先前的一番話說得蘇野心頭一熱,使得他對這裏的人和事充滿了好奇。安陽村地方雖小,前幾日站在村頭祈盼兒子回來的羅婆婆竟然能說出這般讓他汗顏的話。接過荷包,掂在手裏有些分量,估計是要磨上很長時間才能磨成。

一路走過去,蘇野有些後悔,走之前忘了詢問蘇桑芷的住處,他向許多路人打聽,才從一個叫芙蓉妹妹的話簍子那裏得知蘇桑芷的所在。芙蓉妹妹在這個小片區域可是出了名的,她是村南的一個繡花女,身材短小臃腫,而且麵容又生的醜陋難登大雅之堂,可她偏偏又非常自戀,總說自己美貌如花,每日必在安陽村各處街道裏轉來轉去,看到男人就衝過去拉著人家問自己是否漂亮,弄的別人一看見她就躲得老遠。這不,一看有男子主動和自己說話,直接扯著人家袖子不放,還不時擺幾個動作給他看。蘇野強忍著一股衝動,保持著基本的禮貌,繞著彎子打聽到蘇桑芷的住處後,趕忙借故跑開,在芙蓉妹妹還沒來得及喊他的一瞬間消失在人流中。

蘇桑芷住在村南附近一處四合院裏,那裏還住著其他幾戶人,院子不大卻很別致。李野走進院子,向倚在石台上的一位老人詢問蘇桑芷,老人用手裏的拐杖一指,他順過頭去,正好看見一個女子坐在一張長桌前畫著什麼,看來他就是蘇桑芷了。李野走過去行了個禮,然後掏出懷裏的荷包遞給她。

“姑娘,這是羅婆婆讓我交給你的。”

蘇桑芷停下手中的筆看了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