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上問;定遠艦為何如此慢(2 / 2)

軍機大臣翁同龢也湊了過來,對於皇上質疑軍艦為什麼那麼慢的問題,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他因為身為軍機大臣,對這樣的問題如果都不知道的話,豈不是有點吃饃饃混卷子的嫌疑嗎?所以,他一本正經的對皇上說;“皇上,以奴才隻見,軍艦之所以如此之慢,大概是以慢製快。”

皇上不解;“何謂以慢製快?”

“這個.......”軍機大臣翁同龢眼珠子轉了轉,慢條斯理地說道;“竊以為軍艦快慢有度,該慢則慢,該快則快,或者以慢製快,以快製慢,純粹是為了一種節奏,為了體現軍艦之先進性能,另外,在海戰當中,也是為了迷惑敵艦的一種手段。比如像現在這樣的慢速度,就是為了製敵人之快的。不足為奇,不足為奇呀!”

正巧這個時候丁汝昌提督來陪同皇上和總理大臣李鴻章和軍機大臣翁同龢看折子戲。聽了軍機大臣翁同龢的一番狗屁不通的話,哭笑不得。但是,也不好當麵駁頂頭上司。隻能是苦笑著點點頭,敷衍趨勢道;“軍機大臣翁大人所言極是,卑職敬佩有加。”

皇上對於軍艦何為如此之慢的問題,依然沒有一個準確的回答,好在現在女子服務隊的女戲子們的裸體折子戲《打金枝》開場了。所有人包括皇上的眼睛都盯著舞台上。所謂舞台也就是把餐廳艙的前半部分,騰出一塊地方,鋪上了紅氍毹,專供演出之用。

為了保持一點京劇的神秘性,也為了演出的一種特定的效果,在舞台前麵還掛著帷幕。瘸狐狸依然獨自一人來為演出折子戲的女演員伴奏。身兼多種樂器手,比如說;板胡,京胡,嗩呐,鑼鼓之類的,統統由他一人來操作。

隨著鼓點開始,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然後是開場鑼聲響起了;將將將,將將,將將將將,然後是鑼鼓交替;咚咚將,咚將咚咚將,將將咚咚,將咚咚將,咚咚將將將,隨著鑼鼓的富有節奏感的鼓點聲,女演員們踩著鼓點和鑼的點,很有節奏感的,一個接一個的扭著臀部上場了。

猶如一串平放在舞台的魚肉丸子,白花花的一個串一個的上場了。走台也是很有韻味兒的。比如說走起來身子一歪一歪的,胳膊還一條在上,一條在下,護著下麵,來增加觀眾的強烈的期待感。兩個腳丫兒,踩在地上,然後高高的翹起,幾乎貼在臀部上,也是為了增加一種效果,好讓觀眾看的時候,不是一覽無餘。

可是,偏偏充當觀眾之一的軍機大臣翁同龢,非要追求一覽無餘的觀賞花效果,他雖然是七十有餘,可謂是老當益壯,屬於那種老牛明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之類的老人。無奈是老眼昏花,又不忍心讓眼前青春的酮體一晃而過,留下終生遺憾。

於是,他向丁汝昌提督提出,能否把他的太師椅挪動一下,最好是挪到舞台邊上,好仰慕中國的國粹——京劇。丁汝昌提督有點為難。因為按照官場之潛規則,隻有官最大的才排坐在最前麵,最中間,可是軍機大臣比起皇上,比起總理大臣李鴻章來,顯然屬於這次參加檢閱的大人物當中的第三號人物,並不足以排在第一號人物所應該有的位置。

再則說了,人家皇上還沒有說要往前湊呢,你翁同龢偏偏的要冒頭往前湊,你不是找麻煩嗎?你不是典型的對上不敬嗎?或許你翁同龢也說了,我是三朝元老,誰能奈何我?但是即便你是三朝元老,守著當今皇上,你也不能出這個頭呀?

如果換一個角度,你可以對皇上說,皇上,你是帝王,我們是將相,欣賞國粹的要領,就是要貼近舞台看最好,當然,如果你對國粹不感興趣,另當別論,可是,我想,皇上即便不喜歡國粹,難道還不喜歡用這樣的別出心裁的方式,來演繹出來的新的一種帶創新樣式的折子戲嗎?

想歸想,問歸問,那麼先暫且問問皇上,是不是要把太師椅挪到舞台邊緣上呢?這樣好有益觀瞻呀!於是乎,丁汝昌提督鬥膽問皇上;”皇上,竊以為欣賞如此別出心裁的折子戲,不如靠得越近越能夠品味出其中的韻味和無限魅力,奴才給你挪動一下位置,挪到舞台邊沿上,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