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點石成金的財富河床(1 / 2)

張進是重慶市開縣豐樂鎮人,2001年中考落榜後,他到了重慶打工。一個初中畢業生想在重慶找一份工作談何容易。剛到重慶的時候,張進賣過報紙,擦過皮鞋,當過餐廳的服務員,做過賣水果的小商販,一轉眼就過了2年。然而,這些“創業門路”都沒能給他帶來好運。

2003年10月26日早上,張進在重慶朝天門廣場重重地摔了一跤,他低頭一看,發現自己腳下是一條不到一米寬的長長的“石頭帶”——一些形狀整齊、大小差不多的石頭被安放在水泥地裏,石頭的一端“插”在水泥地裏,另一端露在地麵上。張進當時就犯糊塗了:這裏明明是一大片平整光滑的廣場,為什麼唯獨這個地方被安放了石頭?這些石頭排列規則,形狀極其相似,又不像是畫蛇添足,做成這個樣子有什麼好處呢?

突然,張進看見一個老人放著光滑平整的地麵不走,卻偏偏來來回回地走在凸起的“石頭帶”上。看著老頭自得其樂的樣子,張進忍不住好奇地問:“您為什麼要走在這些石頭上呢?”老頭嗬嗬笑道:“你看這些凸起的石頭,踩在上麵就像在對腳掌進行按摩一樣。俗話說‘百病足上生’,我每天都要在這條‘石頭帶’走上十多個來回,你看我的身體,是不是的確很不錯呢!”張進恍然大悟,自小在河邊長大的他,第一次發現這平時毫不起眼的鵝卵石還會有這麼神奇的用處。

“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市場”,幾年打工生涯的熏陶,張進明白這個道理。自從那次摔跤明白石頭有那麼大的用處後,一個大膽新奇的念頭在他腦中產生了:找鵝卵石來賣!重慶地處長江和嘉陵江交彙處,鵝卵石資源十分豐富,而且這些鵝卵石經過長時間的江水衝刷,形狀、質地、紋理等都非常好,而且這些鵝卵石都不需要本錢,不花一分錢就可以淘來。但是市場究竟在哪裏呢?他決定做一段時間的水果販子,借此來摸市場。

一天,當他挑著水果在江北區步行街走時,一對情侶模樣的年輕人準備來買他的水果,他忽然看到這對情侶手裏提著一小筐白色的鵝卵石!張進問他們:“咦,你們提這些鵝卵石幹嗎呢?”

“買來養花用的。”

“哪裏有賣哦?”

“花木市場就有啊。”

張進馬上跑到緊挨著江北區步行街的歐區一條街的花木市場,一問幾個花木門市,果然有這個東西在賣,而且賣的人並不多,價格也還不便宜,一般都要七八角錢一斤。

接下來,張進又到重慶解放碑魯祖廟花市、鵝嶺公園等進行市場摸底,這些地方很多門市都隻在出售魚缸、假山時,附帶著賣點鵝卵石。張進想:假山的製作工藝複雜,需要對鵝卵石進一步加工,他決定專門瞄準魚缸這塊市場,因為魚缸裏的石頭不需要深加工,直接從江邊揀石頭就可以出售。

找準了市場,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市場推廣。如何讓花木市場、公園的老板買自己的石頭呢?張進想到一個計策。張進經過一番打扮,來到重慶解放碑魯祖廟花市,對著一個賣魚缸的中年婦女說:“我想買些魚缸裏用的鵝卵石。”老板一聽他不買魚缸隻買鵝卵石,臉色就有些不大高興了:“鵝卵石8角錢1斤。”張進說:“鵝卵石也要8角?也太貴了吧。”張進故意把價格還得很低:“5角1斤吧。”老板一聽,頓時不高興起來:“你這人真是奇怪,你是不想買吧?你要是有5角錢1斤的鵝卵石,你有多少我買多少!”張進就是想要聽老板這句話,馬上接過話茬說:“好啊,我現在就有,下午就給你送來,5角錢1斤,說定了!”張進用同樣的辦法,向其他市場作了市場推廣。銷路的問題解決了,張進從此每天都背上一個編織袋,拿上一個挖掘的小鐵鍬,在長江和嘉陵江邊的河灘上撿鵝卵石。江邊的鵝卵石多,但是要找到那種質地好、顏色單一、外形光滑或者形狀奇特的石頭也需要費一番工夫,張進專門撿那種顏色好看的、帶有各種花紋的、大小比較適中的,撿回來後按顏色和大小簡單地進行一下分類,然後就直接拿到花木市場、公園等地方去銷售,這樣一天算下來,收入好的時候能賣到一兩百元。這大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