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鄧小平的幹部教育思想(1 / 3)

淺談鄧小平的幹部教育思想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觀

作者:蔣立偉

【摘 要】 本文從幹部教育的戰略地位、基本內容、基本原則和途徑方法幾方麵論述了鄧小平的幹部教育思想。指出全麵學習和認真領會鄧小平幹部教育思想,對做好新時期幹部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鄧小平;幹部教育思想;戰略地位;內容;方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在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十分重視新形勢下黨的幹部教育工作。他以“總設計師”的戰略眼光,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科學地分析新形勢下幹部教育的新特征新任務,提出了一係列重要而深刻的觀點,形成了比較完整和係統的幹部教育思想。全麵學習和認真領會鄧小平的幹部教育思想,對於做好新時期幹部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關於幹部教育的戰略地位

加強幹部教育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需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社會矛盾全局的基礎上,製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反映了人民的意誌和願望。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鄧小平多次強調,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鄧小平始終認為,幹部教育是一項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性工作,是使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保證。因此,如何保證由讚成黨的政治路線的人而不是由不讚成的人或者持中間態度的人來執行,關鍵在於加強黨的幹部教育,在於提高幹部隊伍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黨的基本路線毫不動搖、一以貫之地執行。

加強幹部教育是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全黨工作從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後,鄧小平反複論述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大意義。鄧小平清楚地認識到,實現四個現代化需要大量的幹部,並強調了幹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現在我們國家麵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路線、方針的人才。道理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是人幹的,沒有一大批的人才,我們的事業就不能成功。”“要充分發揮現有幹部的作用,同時要培養大批各方麵建設人才”“沒有這樣一批幹部,四個現代化就搞不起來。”“總之,要抓緊培養、選拔專業人才,才能搞好四個現代化。”因此,抓好幹部教育是擺在我們黨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它關係到我們能否趕超世界先進國家,能否順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加強幹部教育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探索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是一條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複興之路。從總體上看,我們黨領導這一偉大事業是當之無愧、完全勝任的。但在黨的幹部隊伍中,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同誌的素質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如果不高度重視、抓緊解決,勢必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的大局。為此,鄧小平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創造性提出了幹部隊伍建設的“四化”方針。他指出:“要注意培養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門化的標準,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我們說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要長治久安,就靠這一條真正關係到大局的是這個事。”重要的問題在於幹部教育。因而,有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就能保證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二、關於幹部教育的基本內容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提高廣大幹部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質。鄧小平非常重視幹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認為,不管是老幹部,還是新幹部,為了提高政治素質和理論素質,都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鄧小平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人們行動的指南,革命時期離不開它,建設時期同樣也離不開它。改革開放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就會迷失正確的方向。”蘇東劇變後,他旗幟鮮明地強調,“老祖宗不能丟啊”,一定要“使全黨的幹部,首先是領導幹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時間學習,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根本的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從而增強我們工作中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