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症用藥才有效 皮膚病為何久治不愈?(2 / 2)

瘙癢程度:嚴重瘙癢。

發病過程:3個月前從未發生過皮膚病,發病後止癢、抗菌的治療不能改善病情,嚴重瘙癢一直持續。

生活環境:每日出門散步,與其他狗狗玩耍。

分析

1. 寶寶此前皮膚一直很健康,突然發病——可排除過敏症和複發性微生物感染。

2. 3個月的病程屬於慢性過程,發病初期的止癢和抗生素無效——說明過敏和細菌的問題不是主要原因。

3. 主人最初發現寶寶經常搔癢,隨後才發現脫毛和皮膚紅——說明原始的病因導致的主要是瘙癢,脫毛和紅斑都是搔抓或啃咬造成的損傷,所以脫毛和發紅的皮膚不是檢查和化驗的重點。

4. 每日都外出——說明有接觸傳染病原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寶寶的皮膚病病因鑒別診斷包括:

1. 疥蟎、跳蚤、姬螯蟎、虱子和蜱蟲等傳染性和瘙癢性外寄生蟲(可能性很高)。

2. 細菌性膿皮病(有可能,但經常是同時並發的皮膚病)。

3. 接觸過敏(罕見,可能性低)。

4. 食物過敏和空氣過敏(常見,但是可能性低,由於以前的抗過敏治療無效)。

化驗

采樣方法:耳緣和肘後細小結痂淺刮,腹部潰瘍按壓塗片。

診斷結果:疥蟎感染。

注意:如果我們隻是看到皮膚病變最嚴重的部分,比如腹部的紅斑和潰瘍,而對這些病變部位采樣,很難找到疥蟎蟲體。

治療

狗狗由疥蟎的慢性感染,導致搔抓損傷皮膚,因此並發細菌性膿皮病,主要進行疥蟎治療。使用全身性驅蟲藥2~3次,每周一次,即能讓寶寶的皮膚病痊愈,而且不會複發,除非再次受到其他患疥蟎病的狗狗傳染。由於發病時間較長,皮膚屏障的修複和細菌控製需要管理1~2個月。

治療3原則

對於狗狗皮膚病的治療,3大原則絕對不能偏廢。

原則1:無診斷不治療

狗狗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不外乎體外寄生蟲感染、細菌感染、癬菌或酵母菌感染和過敏幾大類別。可是因為每隻狗狗所處的生長環境不同,患病的成因也不盡相同,再有經驗的醫生也必須堅持認真診斷後再進行治療。

原則2:少藥量大藥效

狗狗皮膚有自我修複的能力,有些皮膚問題,不治療也能好,這種情況下,外用藥不幫倒忙就是幸運的,不用藥會好得更快。

原則3:從病根去病痛

絕大多數頑固的皮膚病都是狗狗自身體質出了問題,能傳染的皮膚病種類很少。隻有體外寄生蟲和癬菌會傳染,而且傳染也不是必然發生的。發病率最高的皮膚病是過敏,是細菌感染,這些與傳染完全無關。身體素質出問題了,表現在皮膚的某處,外用藥塗抹在這裏好了,這能代表全身的問題改善了嗎?皮膚問題必然此起彼伏,這兒塗完了那兒長。除了吃藥和注射,藥物香波洗浴會對治療有所幫助。

皮膚病治療誤區解讀

皮膚病多為慢性病,不能夠引起主人的足夠重視,甚至會自己治療延誤病情。對號入座,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

誤區1:經常使用外用藥

外用藥之所以有時顯得效果不錯,經常是其中添加了激素。激素是一種免疫抑製劑,大量長期使用能使身體變得很虛弱。無論是口服還是外用,激素都能被身體吸收,產生相同的副作用。而且外用藥中的激素往往更強勢,因此危害更大!

誤區2:被宣傳誤導

藥物包裝上的用途是生產者自己寫的,不能代表專業寵物醫生的意見。希望狗狗主人們使用時要選那些不隱瞞藥物成分的外用藥,最好選擇國際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