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眾人心裏頭也都紛紛放下了這件事,也不再揣著要讓誠明帝打消這個念頭的想法了,隻是一個個都摩拳擦掌地等著,若是誠明帝再有想要封賞沈賢妃的旨意,可一定要趁早給接下來,絕對不能讓承乾宮一家獨大,攬進天下風頭。
畢竟各大世家,及其附屬同僚,在看到後宮中已經多年沒有子嗣降生,且五位皇子也都長大成人的情況後,紛紛都選擇了站隊。有扶保正統的,堅定地擁護著東宮的大旗不動搖,也有看中大皇子背後梁氏一族的勢力的,站位到大皇子身後。當然,朝中亦有不少純臣良臣,更加欣賞在朝臣中不結黨不營私的三皇子與四皇子。
即便是五皇子穆子奕年紀尚有,榮家也沒少為了他的前程操心。所以對於這個橫空出來的六皇子,大部分人還是不看好的。
可眼下六皇子和其他幾位皇子一樣,直接就封了王,若是沈賢妃再在同時得了什麼天大的恩寵,旁人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誠明帝眼看著殿中眾人流於表麵的情緒,心頭一沉,當下也沒再說什麼別的,直接抬腳就走。盛德安見狀,連忙高聲喊了句“退朝”,之後便腳步匆忙地跟上了誠明帝的腳步。
隻留下一群嘈雜煩亂的朝臣們還在殿中嘰嘰喳喳地議論個不停。他們一門心思都打算將氣力實在沈賢妃封賞的事情上,結果誠明帝壓根兒提都沒提,這讓他們難免有種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無力感。
不過既然如此,他們原本提著的一顆心,也算是就此放回了肚子裏。如果誠明帝真起了要立沈賢妃為皇後的心思,那麼便不隻是後宮之事,而是事關朝政國本,必然是要在朝堂上提起來的。
但是誠明帝卻半個字都沒提,於是朝臣們便暗中猜測揣度著,說不定陛下是想給沈賢妃晉位到貴妃位也說不定呢?貴妃也好賢妃也好,隻要沒占住中宮皇後的位子,就一切都好說。
朝臣們就是如此容易滿足。穆子晏沒心思聽他們一句接一句的廢話,一離開泰元殿,就直接往承乾宮的方向走去了。
昨晚他將沈念心送到了承乾宮,就去永和宮聽了整整兩個時辰的嘮叨。原本萬德妃就對沈賢妃生了個兒子的事情十分忌憚,若是再讓她得知小六和自己一道封王,恐怕萬德妃今天就能跑到承乾宮去鬧事。
這可不是穆子晏這個做兒子的在詆毀自家母妃,而是依照萬德妃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的路數,這確實是她能幹出來的事。
雖然穆子晏已經吩咐過在永和宮的人手要嚴密注視萬德妃的動向,千萬不能讓她做出什麼不合時宜有失規矩的事情來,可是穆子晏卻仍然不能放心,心道總歸還是要將小女人帶回自家府裏才能安心。
等到穆子晏到了承乾宮時,誠明帝已經到了許久了,剛看過六皇子,然後就到寢殿去陪著沈賢妃說話了。反倒是沈念心這個原本一直陪著沈賢妃的“閑人”,這會兒被人“嫌棄”地給請了出來。
巧盼正要送沈念心回偏殿去休息,剛好碰上了從大門口昂首闊步往裏走的穆子晏。巧盼是個知機又嘴甜的,見了穆子晏走到跟前,連忙笑意恭敬地道了聲,“見過端王殿下。”
是了,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前朝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後宮了。
第一回被人稱作“端王殿下”,穆子晏怎麼著也得有點表示,當下便看向沈念心,道,“姑姑身邊兒的人,就是靈通,卿卿不替本王賞些什麼嗎?”
沈念心聞言失笑,道,“我哪有什麼可賞的,身上所有值錢的物件兒,可都給了秦王殿下做見麵禮了。”
她話裏說著調侃穆子晏的話,卻也真的從手腕上擼下來一個質地上乘的玉鐲來,牽過巧盼的手就過到了對方的手腕上,笑意盈盈地道,“這兩日真是辛苦你了,昨晚沒少折騰吧,姑姑身邊有你這樣貼心的人照看著,我在宮外才好放心。”
雖然是穆子晏開玩笑地提起要賞巧盼,但是沈念心話裏話外的意思,卻是為了沈賢妃而賞的,這也就避免了有些人將這個場景看在眼中,會覺得端王有意討好承乾宮了。
畢竟沈念心與沈賢妃姑侄兩個之間交好,在整個盛京城的世家權貴的圈子裏,那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倒是新落地的六皇子,甫一出聲便被加封親王,且還是用“秦”這樣極具特殊意義的封號。這樣的恩寵之下,所帶來的風險自然也是非同尋常。各家各府心裏都在看熱鬧呢,究竟那些人會忍到什麼時候,才會向小秦王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