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不了了,真的,我需要寫點什麼來發泄一下。

我,第一次對自己的夢想產生了質疑,其原因令人費解。

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也沒有受到別人的質疑,原因很世俗,就隻是因為在下一個學期我再也得不到了學校所發的2500元助學金了,我不知道一向致力於“笑看雲卷雲舒”的我何時變成了這樣。

許是從小境況就不太好的生活境況吧。我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對金錢的欲望是如此之大,強烈到可以讓它譴責我,讓我懷疑我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是啊,這個世界上有誰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呢。

這個世界上又到底隱藏著多少個我所不知道的我。在此欲望之前,在我有夢想之前,其實我也同大多數人一樣,迷茫的活著,我覺得應該做點什麼吧,至少該知道自己該怎麼活著吧,於是,成為一個翻譯就成了我的夢想。

我算不上是天資很好的那類人,但是我很努力,有的時候,努力也是消遣時光的一種方式,然後……就是些上天不識英才的故事了。但就算現實再難,生活再孤單,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的夢,我的翻譯家之夢,但2500元的“噩耗”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拉回了現實,在此這前,我活的一直都很“清高”。

我鄙視那些為了幾角錢而斤斤計較的人,為那些為了生活而把自己折騰老的婦女感到可憐,不願意和張口閉口就是錢的舍友多說話……後來,發現這些都是偽清高作用的結果。

我就是個市儈的人,而我的“偽清高”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

記得是在我16歲的時候,有一個高中同學說我長得很像林黛玉,林黛玉,一個漂亮、聰慧,不受俗世所汙染的女孩,就成了我所效仿的對象。

後來,我就一直在模仿她,再後來,模仿模仿著就忘記了原來的那個我是什麼樣的,就像謊話說了一千次就變成了真話一樣。

後來,金錢與現實讓我找到了那個被我所在抽屜裏的我,可是,這裏太黑了,我不知道這裏還有多少個抽屜,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我所不知道的我……

而模仿的這些年裏,林黛玉的美貌我學不來,卻學來了她說來就來的眼淚;她的才華我沒有學來,卻學會了埋頭苦讀不問世事的生活方式;哦,對了,我學會了她的尖酸刻薄和悲觀。

於是,在我的母親賦予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之後,我,又創造了一個我,一個靠模仿而存在的我,可是在遭遇打壓後,那個我就如同含過的糖紙般消失了,那個“本我”變跑了出來。本該順理存在的人格,卻讓我無法接受,於是,我在照鏡子時鄙視那個我,心疼那個我……

我不知道某天是否又會突然跑出一個我所不知道的“我”,會令我感到恐慌,感到無助,讓我抓耳撓腮、不知所措,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畢竟,明天,太陽依舊會升起,生活依然在前進,不管是哪個“我”都得掙紮著,掙紮著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