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順和二十四年八月,京城。

京畿山道有庵,名本願庵,距京城七十裏。因其深居山中,故往來人少,每到朔望之日還有善男信女來此上香,平時便人跡罕至了。

此時正當深夜,烏雲罩月,山道上更是黑漆漆一片,隻有庵前點了數盞燈籠,自林中看去,山門巍峨,燈光清幽,倒有些佛門勝地的清淨意味。

卻有那鴉聲乍起,深夜裏,驚人清夢。

忽然一聲嬰兒啼哭,從庵內響起。

有了人聲,這寂靜便頃刻間打破了,那嬰兒聲音哽咽,抽抽噎噎,不一會兒又安靜下去。卻在這一時間,火光大亮,沿著後院堆放的柴草,直爬上房頂去!

夏日燥熱,京城少水,這林子又是草木旺盛的地方,火勢一起,就壓不住,劈劈啪啪燒成了漫天大火,驚動了庵內大小尼姑數十人,慌忙去抬水救火。

正在這時,有一人潛進了後院禪房,身量魁梧,卻是個男人。禪房中空無一人,隻有榻上一床軟被,裏麵睡著個嬰兒。屋外火光熊熊,映透了半邊天,趁著火光隻見嬰兒臉頰粉嫩,鼻息均勻,睡得正香。這男人低頭看了看,便一把將嬰兒連繈褓也抓起來,塞進懷中。火勢衝天,竟無人注意他帶著孩子去了哪裏。

火場中,卻有老尼的聲音響起:“……本願庵侍奉皇家這麼多年,我等持齋念佛,還是逃不過業障,這是業障啊……”

山上火光衝天,京城之中卻是太平無事。

鎮西將軍府前紅燈高掛,家丁巡邏,自是排場非凡。隻聽三更鼓響,有一大漢鬼鬼祟祟來到門前,持獸首令牌於門上叩了三下,側門便吱呀一聲,開了道縫。那人將令牌一晃,道:“屬下向將軍複命。”

家丁才開了門,放他進去。那人進了門,見一侍從候在影壁前,對他一拱手:“荀先生說了,請大人先去他屋中一敘。”

那大漢低頭看了看懷中繈褓,生怕嬰兒被自己一不小心悶死在懷裏。侍從步伐極快,轉了幾個彎便到了一處別院。屋中燈光明亮,大漢一步踏入,隻見一名年輕男子坐在燈下讀書,長衣束帶,飄然若仙。另一人大馬金刀坐在床上,正是鎮西將軍武伯良了。大漢連忙上前,將嬰兒交與武伯良,笑道:“將軍,這孩子好生聽話,一路上就是睡,看起來真是好玩哪。”

武伯良低頭看了眼繈褓中的嬰兒,一言不發,卻露出嫌惡之意,竟連接也沒接。那讀書的青年男子笑道:“將軍,這好歹也是你的骨肉,正應好好疼惜才是。”

他起身接過孩子,抱在懷中,那孩子也已醒了,瞧著他並不哭鬧,伸出小手去抓他衣領。將軍對那大漢道:“你可看過嗎,是男是女?”

大漢道:“看了,是個姑娘。”

將軍怒道:“沒出息的賤人,連生的也是個沒用的。”

他這一聲,聲色俱厲,那孩子想是有所感應,哇的哭出聲來。這一哭便停不下來,鼻涕眼淚一起抹了那青年一身。青年卻不著惱,微微笑道:“將軍這就不懂了,男孩有用,女孩更是有用。用好了,將軍不但家業有後,連下半輩子,也不愁了。”

將軍若有所思看他,見他哄那孩子片刻間破涕為笑,心中就有三分明了,道:“文侯,我看你和這孩子倒是有緣,我要你教她,如何?”

那姓荀字文侯的青年一笑:“那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