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港的辦公室,他脫掉雨衣,再次看了一眼窗外的大雨,對身邊的人說:“立刻派人到朝鮮,了解朝鮮的受災情況。”
“是。”有人領命,匆匆離開。
他又說:“你們都下去吧。”
很快,辦公室裏就剩下了他和自己的影子。
他說:“暴雨已經下了五天五夜,在這樣下去就麻煩了。”
陳默問:“你在擔心朝鮮受災?”
對方點頭,說:“朝鮮是個重工輕農的國家,自1957年開始,一直實行糧食配給製,所以人們普遍吃不飽飯。。現在正是糧食豐收的季節,朝鮮如果糧食大麵積受災,勢必會影響國內政局穩定。”
陳默頓時愕然,朝鮮每年的糧食不夠吃,大部分都要靠進口,現在朝鮮不斷試射導彈,招致了國際上嚴厲製裁,導致糧食更加緊缺,為此,甚至有朝鮮專家出來安撫民眾,說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少吃飯有利於長壽,一天吃兩餐為佳,野菜更是有利於健康的營養食品,
如果在加上這次天災,對朝鮮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朝鮮政府宣稱朝鮮人是世界最幸福的人群,但嘴硬卻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在饑餓麵前,他們也隻能低下高傲的頭,四處求助。
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中,朝鮮能求助誰?似乎也隻有中國了。可朝鮮求一旦求助中國,在某段時間內,必定會改變對中國的態度,然後讓兩國關係得到緩和,如果安全局趁這個時候,讓朝鮮提供便利,協助剿滅龍華會,那會是什麼結果?
答案顯而易見,一個小小的龍華會和2500萬朝鮮百姓的肚子比起來,根本可以忽略不計。
“也許,事情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如果這場雨在繼續下下去,後果就太嚴重了。”
陳默怔了怔,說:“在異界有沒有下過這樣一場雨?”
“在我的印象當時,從來沒有。”
“你不是說異界和這個世界完全一樣嗎?為什麼會沒有?”
對方看向窗外,外麵除了雨,什麼也看不見。他說:“這就要問天了。”
問天?天欲令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難道這是天意?
“我們現在要做什麼?”陳默問。
“我必須盡快去朝鮮見金泰民。。”
“要不要先大批量的采購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對方搖頭,說:“來不及了,而且就算采購大批糧食提供給朝鮮,可朝鮮有2500多萬張嘴,也隻是杯水車薪。金泰民和我們唇亡齒寒,我去見他,可以通過他及時掌握朝鮮當局的動向。”
“我需要做什麼?”
“你什麼都不用做,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你要牢記我們之間的約定,不許以真麵目示人。”
陳默點頭,然後問:“那我什麼時候可以見到豆芽和李慕白?”
“臨走前我會交代給司機,讓司機帶你去見他們,但你不能和李慕白,豆芽說話。你能做到嗎?”
陳默一口答應忙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