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苜蓿,家住興瓏鎮,爹娘一生隻有我這一女,為使我將來有所成,特在這一片最大的襄山學院招生之際,將他二老家底拿出送我到襄山學院求學,願能學有所成,覓得一夫婿,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襄山學院因建在襄城西郊的襄山而得名,九月的襄山,一片翠綠,入山即感清爽。襄山學院創建已有百年之久,名師眾多,桃李更是遍布天下,名流紳士,富賈高位者多不勝數,但是從建校一來,僅有一條崎嶇狹窄小路可通學院,車馬不可上,隻能徒步而登。曾多次有已結業學子回山探望恩師帶來上千黃金願出資廣修學院道路,卻一一被拒,院長皆言:“求學之路亦如這上山之路,漫漫苦辛,需得腳踏實地才能獲得真才實學,這便是襄山學院給所有求學新生上的第一課。”這一言傳出之後,便再無人言擴修山路,但是去襄山學院求學的學子人數卻每年隻增不減,襄山學院更是名聲大噪。
今日是襄山學院報到的日子,一大早襄山腳下已經人頭躥動,熙熙攘攘,猶如年市,車馬更是擁堵不堪,姨爹在偏移上山之路很遠的地方才找到一處停放馬車的位子。
我跳下馬車,透過樹縫抬頭望天,大晴天,摸摸錢袋,手扶額頭哀歎一聲:“天氣正好,適合破財”,襄山學院確實師資雄厚,可每年的學費卻也不少,我家能負擔但也不充裕,我心中暗暗打算,這以後在生活上還是得省吃儉用才好。
幫著爹娘把行李拿下來,一行三人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上山人流中,姨爹則在山下等候並照看著馬車。
走至半山腰處,便見山中立一數丈高的石坊,牌坊坊頭處刻著“襄山學院”四個大字,石坊立此百年,經風吹雨雪,使這四個大字,行雲流水間更添一份蒼穹有力之感。
襄山由三個山峰組成。主峰居中,亦是最大的山峰,為襄山學院的教學區域,右側是中鋒,為學院師生的日常起居住所,左側則是最小的山峰,是襄山學院的後勤處。石牌之後,就不再是泥濘小路,而是由三條石階長梯組成,各自通向三個山峰。
到了牌坊處,早有師兄,師姐在山門等候。
“你是來報到的學員吧?”,剛到山門,就有一個穿著襄山學院學服的姑娘笑著向我走來,“我叫素胥,比你早一年入學,我來帶你進去吧”
“師姐好,我叫苜蓿,麻煩師姐了。”素胥師姐有著一張娃娃臉,笑起來特別可愛。
進了牌坊跟著素胥師姐走著通往小峰的石階,一路上素胥師姐都在為我介紹襄山學院,襄山學院學業期為四年,主要采取考核製升級,通過者才可繼續向上求學,直至四年後拿到院長親授的結業證書,才算是襄山學院真正認可的學子,也就是今日有人將你迎入襄山學院,能不能待滿四年,還得看自己的努力。
“聽木先生講,凡是能被襄山學院認可的學員,無論去哪裏都會被奉為座上賓。所以說,不要以為進了襄山學院就可以高枕無憂,每年考核都會有大批學員被淘汰下山的。”素胥師姐可能看到我臉上的擔憂,忙拉著我的手說:“不過,我看你挺聰明伶俐的,一定可以的”。
“恩,謝謝師姐,我一定不會怠慢學業的”,我也笑著回應著,還沒開始呢,我怎可自己泄氣,那位木先生一定是位學識淵博的人吧,看著素胥師姐說起他一臉的崇拜。
“好了,到了”,順著素胥師姐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前方好多的新學員在排隊。“我們也快去排隊吧”素胥師姐拉著著小跑過去,素胥雖說比我高一級,但性子活潑開朗,完全沒有師姐的架子,反而像個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