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逆水行舟(1)(1 / 3)

明天照樣會有報紙

【布裙子】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逃脫失敗的經曆。天才也不例外。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被世界公認是對現代電影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同樣也有失敗的記憶。

讀《伯格曼論電影》,書中談到這樣一件事:1947年,電影《開往印度的船》殺青後,出道不久的伯格曼妄自尊大,自我感覺棒極了,認定這是一部傑作,"不準剪掉其中任何一尺",甚至連試映都沒有就匆忙首映。結果可想而知,拷貝出了重大災情,糟透了!

伯格曼在酒會上喝得不省人事,次日在一幢公寓的台階上醒來,看著報紙上的影評,慘不堪言。

也就在此時,他的朋友笑容可掬,點到為止地說了一句話。朋友說:"明天照樣會有報紙。"

一種標準的西方式幽默。此話給伯格曼深深安慰。明天照樣會有報紙,冷言譏語很快都會過去的,你應該爭取在明天的報紙上寫下最新最美的內容。伯格曼是幸運的,在他失敗的關口,朋友沒有喝倒彩,而是用富有哲理而幽默風趣的話給他獨到的慰藉力量。

伯格曼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在下一部電影的製作中,隻要有空就去錄音部門和衝印廠,學會了與錄音、衝片、印片有關的一切,還學會了攝影機與鏡頭的知識。從此再也沒有技術人員可以唬住他,他可以隨心所欲地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一代電影大師就這樣成長起來了。

成功者的黑夜

【拉裏·庫瑪劉俊成/譯】

1、一位麵試官拒絕了一個年輕人的請求,因為他的嗓音不符合廣播員的要求。麵試官還告訴那個年輕人,由於他那令人生厭的長名字,他永遠也不可能成名。

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印度電影界的"千年影帝"阿穆布·巴克強。

2、1962年,4個初出茅廬的年輕音樂人緊張地為"台卡"唱片公司的負責人演唱他們新寫的歌曲。這些負責人對他們的音樂不感興趣,拒絕了他們發行唱片的請求,其中一位甚至還說:"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聲音,吉他組合很快就會退出曆史舞台。"

這4個人的音樂組合名字叫做"披頭士"。

3、1944年,"名人錄"模特公司的主管埃米琳·斯尼沃利告訴一個夢想成為模特的女孩--諾馬·簡·貝克說:"你最好去找一個秘書的工作,或者幹脆早點嫁人算了。"

這個女孩後來的藝名叫做瑪麗蓮·夢露。

4、1954年,"鄉村大劇院"旗下一名歌手首次演出之後就被開除了,老板吉米·丹尼對那名歌手說:"小子,你哪兒也別去了,回家開卡車去吧。"

這名歌手名叫艾爾維斯·普雷斯利,綽號"貓王"。

5、1940年,一位年輕的發明家切斯特·卡爾森帶著他的專利走了20多家公司,包括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它們無一例外地拒絕了他。1947年,在他被拒絕7年後,終於,紐約羅徹斯特一家小公司肯購買他的專利--靜電複印。

這家小公司就是後來的施樂公司。

6、有一個黑人小姑娘,在家中22個孩子中排行20,她由於出生時早產而險些喪命。她4歲時患了肺炎和猩紅熱,她的左腿因此而癱瘓。9歲時,她努力脫離金屬腿部支架獨立行走。到13歲時,她勉強可以比較正常地行走,醫生認為這是一個奇跡。同年,她決定成為一名跑步運動員。她參加了一項比賽,結果是最後一名。隨後的幾年,她參加每一項比賽都是最後一名。每個人都勸她放棄,但是她還是跑著。直到有一天,她贏得了一場比賽。此後,勝利不斷,直到在每一場比賽中取勝。

這個黑人小姑娘就是"黑色羚羊"威爾瑪·魯道夫,3枚奧運金牌的獲得者。

上帝隻掌握了一半

【流沙】

一位電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辭退,她的主持風格曾被人貶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時候,她想到美國大陸無線電台工作。但是,電台負責人認為她是一個女性,不能吸引聽眾,拒絕了她。

她來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個好運氣。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語,為了熟練語言,她花了三年的時間。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訪,隻是有一家通訊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去采訪暴亂,連差旅費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後的幾年裏,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辭退,有些電台指責她根本不懂什麼叫主持。

1981年,她來到了紐約一家電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這個時代。為此她失業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的職員推銷她的傾談節目策劃,得到他的首肯。但是,那個人後來離開了廣播公司。她再向另外一位職員推銷她的策劃,不久後,這位職員突然對此不感興趣。她找到第三位職員,要求他雇傭她。此人雖然同意了,但他卻不同意搞傾談節目,而是讓她搞一個政治主題節目。

她對政治一竅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這份工作,於是她"惡補"政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