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外的戰場上宋、齊兩國四千士兵依舊交著在一起,雙方人數相當,各有各的長處,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叮、叮、叮…”一陣鳴金聲從齊國軍陣傳出,在戰場上指揮齊軍和宋軍交戰的張鈣,心中雖然不想就此收手,不過田肹交待過不許戀戰,他不得不收兵回軍。
齊軍收兵很有講究,不是一窩蜂的退去,而是緩緩的後退,前方交戰的齊國士卒聽到鳴金聲依舊保持個方陣的陣型,劍盾兵將盾牌舉起豎起一道盾牆,戟兵則是將戟從盾牌縫隙中透出,慢慢的向後移步。
樂陽見齊軍退去,隨即下令停止進攻,此戰隻是試探對方的虛實,不是你死我活的大兵團作戰,他心裏是清楚的,當齊軍退後近百步的時候,他也下令回軍,羽林軍也保持著同樣的陣型慢慢的退回到了軍陣。
宋辟見交戰的雙方都已經退兵,喊道∶“傳令兵,將陳通將軍喊來!”
“諾!”傳令兵抱拳應聲道。
樂陽回到陣中,將指揮交給了副將後,就徑直來到了中軍說道∶“君上,齊軍的戰力很強!”
宋辟一直關注著兩軍交戰,他自然看的出來齊軍的戰力很強,因為沒有親臨前線不能感同身受,所以他更想知道宋國羽林軍有哪些的不足,問道∶“齊國百年強國,軍力強大很是正常,孤想知道我國軍隊與齊國有哪些的不足,又有哪些的可取之處?”
樂陽低頭思索片刻,回道∶“總體來看我國的士兵跟齊國沒有太大的差距,主要是單兵能力不足,末將發現,齊國持戟的士卒往往都能壓製住兩名我軍士卒,以後要嚴加訓練單兵能力,而現在我們可以用我軍擅長的軍陣彌補。還有就是我軍的新兵太多,不能夠有效的配合,這次交戰傷亡最多的都是新兵。
至於可取之處,則是我軍雖然弱於齊軍但是士兵們很是用命,末將認為是因為以軍功封爵位的製度有關。”
樂陽的話宋辟一一記下,新兵上陣也是破不得已,十新四老!這是普法戰爭結束後德國陸軍總結的一個詞,意思是倉促上陣的新兵,即使能打敗敵人,十個人裏隻能回來四個!
雖然普法戰爭的時候已經是熱兵器時代了,但是這句話用到冷兵器時代也很恰當,宋國新兵占半,雖然也接受了近一年的訓練,不管怎麼說新兵就是新兵,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沒有經過血火的洗禮,他們還不明白什麼是戰爭,要是心裏素質稍微差一點,就會出現大規模奔潰的局麵,傷亡新兵占大半宋辟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至於單兵能力,這個時候是無法提升了,這個時代又沒有興奮劑什麼的,隻能記下來此戰結束以後再彌補,現在隻能靠陣型的配合了。
正在倆人說話間,陳通趕到中軍抱拳道∶“君上,君上喊末將前來有何吩咐?”
宋辟壓了壓手,示意陳通免禮,問道∶“兩位將軍,這仗現在該怎麼打,都說說看?”
樂陽抱拳道∶“君上,末將還是覺得守城為上,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傷亡,畢竟我們是守,齊國是攻,我國和齊國的軍力相差無幾,郯城雖然不是很高大,但是也算可守。二來,在守城期間我們還可以鍛煉新兵,讓他們都見見血,守城始終比野戰更安全,也可以保證新兵的傷亡降低一些。”
宋辟聞言點了點頭,又問道∶“陳將軍你覺得呢?”
剛才的戰況陳通也一直在觀察,宋軍和齊軍比起來確實有些差距,他實際上也是讚成守城的,對於野戰他更加的期望騎兵上陣而不是步兵。
陳通思索片刻後說道∶“君上,末將覺得不管怎麼樣先打上一戰再說。”言罷,抬手指著齊國的軍陣又道︰“君上您看,齊國的陣型和我軍基本一樣,都是方陣,前軍厚重,兩翼薄弱。
樂將軍帶領步卒和齊國正麵交戰,而末將帶領騎兵襲擊齊軍的側翼,齊軍側翼雖然有戰車護著,但是戰車的速度太慢,隻要將戰車給引開,在迂回過去,齊軍陣型必定會亂。”
沒錯現在想再多也沒有用,先打一戰再說陳通的建議聽起來很動人,宋辟有些心動了。他看了看樂陽想聽聽他的意見,後者見宋辟目光看來,點了點頭。
兩位將軍都意見統一了,宋辟也不含糊,隨即下令樂陽和陳通回軍指揮。
在宋辟和兩位將軍商議的時候,齊國這邊也在討論著同樣的問題。
“將軍,宋軍雖說不是烏合之眾,但是和我齊國比起來還差許多,末將的意思趁著宋軍現在沒有躲進城裏,一舉將他殲滅,省的宋軍回到城裏後我們還得攻城。”張鈣回到軍陣,就嚷嚷著要和宋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