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世界裏,沒有對與錯,也沒有是與非,隻有緣來緣盡。所以,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又何必去斤斤計較呢?又何必強求太完美的結局呢?愛情沒有結局,是因為倆人的緣分和修行還未到。

丹妮年少時的青春萌動,大學時期的愛恨糾葛,以及在大山深處與袁博清純的戀愛,都是她人生感情經曆的積澱。當和袁博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時,她心存感激。如果沒有曾經的感情經曆,又怎麼能成就她和袁博的此生相守呢?丹妮一直都沒有告訴袁博她曾有的兩段情,是因為她不想給他造成困擾,曾經的苦痛又何必讓現在愛她的人心有不滿呢?丹妮隻是輕描淡寫地告訴袁博,她曾經受傷過,但是現在她遇到了袁博,就已經忘卻了苦痛。袁博是丹妮命中注定的人,但是丹妮卻在無數次驀然回首後,才發現原來袁博在燈火闌珊處,因為好長一段時間,夜很黑。

丹妮的青蔥歲月裏,她曾經很美地幻想過愛情。她和海讓也算青梅竹馬,兩人也曾描繪未來美好的前景。但是當世事變遷,一切都超乎他們的掌控,除了放棄,還能堅持嗎?堅持對兩個人都會很累。海讓不可能離開父母,因為離開父母他終將失去很多東西。他的大學選擇,他的工作設定,乃至他的婚姻決定,都是父母的安排。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尊重長輩的安排貌似不妥,但是很多人都會選擇妥協,順從父母。因為個人的能力有限,因為失去父母會失去很多社會關係。很多人都反感門當戶對,甚至會堅決抵製,可是事實上這樣的婚姻關係才是最牢固的。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父母往往會提前預料到,而卻被我們忽視,因為當時的我們被愛情衝昏了腦袋。兩人生活若幹年之後,才恍然大悟,每每想,要是當初聽從了父母的建議該有多好。可是有了孩子,有了責任,往往就由不得你再退出或者反悔。

當然,丹妮和宏智的愛情也是悲哀的。宏智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對丹妮的愛很真實,也很猶豫。他沒有告訴丹妮他富貴的家庭背景,是怕丹妮有負擔,也有芥蒂。當以後的種種矛盾和現實問題凸顯的時候,丹妮無法承受和麵對。宏智父母的壓力以及宏智對工作的選擇對丹妮來說,都是挑戰。丹妮隻能選擇工作,而遠走他鄉,當然,丹妮在北京也是異鄉人,她缺少在北京居住的根基。如果相愛的人們都能廝守在一起,哪來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悲劇。

丹妮很聰明,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該找怎樣的伴侶。袁博是孤兒,但是部隊給了他莫大的關懷。在部隊這個大環境下,袁博是出色和能幹的,他有自己的事業,並且丹妮相信袁博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袁博懂得珍惜丹妮,懂得如何去關心體貼丹妮,懂得如何安慰丹妮孤單憂鬱的心,而他最終能和丹妮走到一起,是因為丹妮需要他的陪伴,丹妮需要袁博在生活上照顧她。在袁博這裏,丹妮獲得了身心的完全釋放,她不必再為他人的身份負累,她也不需要再看長輩的臉色。她很自由地與袁博交往,沒有負擔,也不需退宿,隻要他們都心存愛,就能走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