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南水鄉小鎮到這西北的小縣城,丹妮在這裏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她有六年沒有回去了,都快忘記老家是什麼樣子。父母一直在這裏做生意,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倒也是過的自在,一家人能在一起,其樂融融,丹妮已經很知足了。父母在丹妮四歲、弟弟兩歲就出門做生意。丹妮六歲時,父母回來了一次,奶奶讓丹妮叫,“爸爸媽媽”。丹妮很膽怯,不敢叫,好久不見,好像不曾有了對父母的記憶。九歲時,奶奶身體不好,父母隻好帶她和弟弟來他們做生意的地方。這個位於西北的小縣城,人不多,民風淳樸,租住的房東人也不錯,經常有送東西給丹妮一家。丹妮慢慢喜歡上了這裏,她交到了不少的朋友,還學會了扔沙包、踢毽子、滑雪,她以前在南方都不曾玩過的遊戲,更有趣的是,丹妮喜歡上了辣椒。記得剛來的時候,丹妮出去吃飯,點了一碗涼皮,店家問,要放辣椒嗎?丹妮還不知道什麼是辣椒,就隨口說了一句,多放一點,結果沒把她給嗆暈,店家趕緊給了她一碗油茶,才解了她的尷尬。但是從此之後,丹妮吃什麼都放辣椒,她覺得那東西能讓人上癮。後來她就天天跟同學去吃麻辣串,弄得臉上長了很多的痘痘,苦惱了好一陣子。
丹妮初二了,父母跟丹妮商量著要回老家去。丹妮很不願意,她心理清楚,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雖然這沒有江南秀麗的水,翠綠的山,但是她不願意離開。
有一天李阿姨上她們家玩,丹妮哀求地跟李阿姨說,“阿姨,求求你,讓媽媽同意我留在這裏吧!”李阿姨對丹妮一家很照顧,她是丹妮父母商場裏的稅務會計。有一次,商場裏有一個人妒忌丹妮媽媽的生意比他們家好,就到處跟人說要趕走丹妮一家,說丹妮他們是外地人,過來賺本地人的錢,不道德!丹妮父母很害怕,怕丹妮和弟弟有什麼危險,就叫他們放學後都結伴回家,不要到商場玩。李阿姨知道這事之後,就找了商場的經理,說明了此事,在李阿姨和經理的調解後,他們再也沒有找丹妮父母的茬,還和丹妮父母成了好朋友,經常往來。就因為這事,丹妮父母特別感激和信任李阿姨。家裏要是有什麼事,都找李阿姨商量。“丹妮在學校裏成績好、能力也強,同學和老師都很喜歡她,下半年就初三了。如果回家不適應,你們倆又要出去做生意,她們倆小的在家哪行呢?”李阿姨開始遊說丹妮媽媽了。丹妮媽也無奈地說:“我們又不是本地戶口,考試能不能考還不知道?你看現在丹妮每個學期都比別人多交借讀費600元,誰知道到高中會怎麼樣呢?我們希望她能早點回老家適應,能考好的高中。”李阿姨笑了,說:“不就是學籍問題嘛?我們家那口子不就在教育局上班嗎?你們當初想讓丹妮在城關中學上學,不就是托他辦得嗎?現在不都興什麼異地高考,我回家找他說說,讓他解決丹妮後續的考試和上學問題,這樣總行了吧。”丹妮聽了樂的都快跳起來,抱著李阿姨又是親又摟,搞得丹妮父母愣了好半天,這到底是誰家的閨女呀?李阿姨說:“我就一個閨女和一個兒子,多一個丹妮也不多呀!你們放心去別處做生意,帶好丹楓。丹妮放寒暑假了,我就送她回去看你們。丹妮哪天學有所成,我也跟著沾沾光。你們以後生意做大做順了,家裏房子都整好了,也讓我們一家去你們那裏逛逛玩玩,南方我也挺想去的。山山水水,至少都比這裏看的順眼吧。”丹妮媽媽聽了,又接著說,“李姐,瞧你說的,你不說,我們也會開著車把你接過去看看,你看,以後丹妮留在這還不知道要給你貼多少麻煩呢。”李阿姨笑著摸了摸丹妮的頭說,“你們看,丹妮長得多水靈,以後要是真和我有緣分,你們可別心疼,就成我們家的媳婦了呢?”聽完這話,丹妮笑了,“阿姨,我還不認識你家公子呢?”“等你住我家,就認識了,我那小子可不是什麼好苗子。”丹妮媽媽又問了一些關於丹妮學籍的事,李阿姨說等晚上她回家細細過問明天再答複他們。那一個晚上,丹妮睡得很香,她覺得自己就像是這片土地上的兒女了。
第二天,李阿姨答複了丹妮媽媽,說是事情都辦妥了。她們家的那口子在教育局也算是二把手,學籍戶口的事他都會辦妥當的,這畢竟是丹妮一輩子的事情,可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