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恐懼——禁錮心靈的毒草(1)(1 / 3)

1、社交恐懼,隻是因為你懼怕

每當周圍有人說某某有“社交恐懼症”,我們就會立刻想到一個內向、害羞的形象,而那種活潑開朗、大大方方的“帽子”則隻能給外向者戴。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社交恐懼症更容易“青睞”內向者,這是為什麼呢?

從心理學上看,社交恐懼產生的原因是過於看重和顧忌他人的評價。乍看起來,社交恐懼體現為對外界人和事物的排斥,但其實質卻是對自己的排斥,他們懼怕別人眼中的自己,怕別人對自己持有否定的看法,也怕遭到別人的拒絕,怕自己的形象在別人看來不夠完美,等等。而這些正是符合了內向者專注於自己的思想、興趣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非外界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這一觀點的提出主要應歸功於瑞士精神病學家榮格。對於心理學的分析,榮格的影響僅次於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在豐富人們關於人性的認知方麵,榮格所作的貢獻比弗洛伊德的還要大。

那麼,在榮格眼裏,內向者具備什麼樣的特征呢?“把自己的心理能量向內釋放”是一句簡潔而全麵的概括。具體來說,內向者最感興趣的並不是繽紛多姿的外部世界,而是他自身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也就是他自己的觀點、思想、情感和行為。與內向者不同,外向者更容易對外部環境中的一切產生興趣。

從具體表現上來看,由於內向人的興趣與注意是放在自身及其主觀世界的,所以他們通常不會隨便與人接觸,對除了親朋好友之外的人顯得冷漠;在待人接物上,他們也較為含蓄、沉思、嚴肅、敏感;同時,他們往往缺乏自信與行動的勇氣;喜歡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秩序進行,不希望有過多變動。

也正是由於這些特征,使內向者在與外界打交道的時候會不自然、不情願,甚至很不喜歡。這樣一來,社交恐懼症就更容易找上門來。

如果你對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還不太確定,那麼請看一下下麵這個測試,它能夠幫你分析你的性格特征,或許能為你更順利地參與社會交往有所助益。

請閱讀下麵的每一條特征,根據你的第一感覺作出選擇,看看哪條更符合你:

1.喜歡有口袋的衣服,讓手有個放置的地方,否則覺得很別扭;

2.會莫名地產生孤單情緒,無法抗拒內心的恐懼感;

3.平時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也老愛低著頭,或者一說話就容易臉紅;

4.有心事不會說出來,而是有一個隻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5.習慣了懷疑,卻總是要把人往好處想;

6.雖然不相信童話,但是卻總是期待會有個真正懂得自己、保護自己的人出現;

7.很羞澀,愛一個人不會直白地表達出來,而是暗戀對方,而且全心全意;

8.經常會感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靠,可即便這樣,還是願意選擇相信別人;

9.有求於人的事一般不會去做,寧肯自己走彎路,也不會主動請他人幫忙,屬於死要麵子活受罪型的人;

10.喜歡把事情付諸行動,而不是語言,認為用行動證明自己才有說服力,而做之前就說自己能夠如何如何,會讓自己覺得“不靠譜”。當取得優異的成績後,也不會向別人炫耀,而是喜歡讓別人說自己低調、謙虛;

11.容易自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優點而太在乎自己的缺點;

12.對於別人的看法會非常在乎,導致其遇事容易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有時候為了迎合別人而失去了自己。

在上述種種特性中,如果你具備3條以上,那麼就可以說你是個內向性格的人。

既然內向者更容易對社交產生恐懼心理,那麼就要采取一些辦法來緩解或者避免這種恐懼心理。其實,大多數性格內向的人可以通過自我調適來緩解,如果調適不過來,甚至嚴重到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麼就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關於自我調適,我們可以通過以下3點建議來進行:

1.不過多思考,讓大腦變得“簡單”些無論大事還是小事,一個長時間處於思考狀態的人更容易傷心、苦惱。

2.別對自己太過苛刻,允許自己犯點兒小錯與人交往中,不怕說錯話,並能夠以冷靜的態度戰勝他人對自己的“嘲笑”。

3.鍛煉自己積極的意誌,形成旺盛的進取精神其實,內向的人並非沒有主見,他們的內心也並非是冰冷的世界,隻不過他們為了更好地自我保護而不去過多地“暴露”自己。內向者的內心從來都是豐富的。

如果你身邊有內向性格的親人或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性格內向者,那麼你可以嚐試用上麵的方法幫助他人或者自己。請相信,拒絕社交恐懼,你也許不會覺得自己有多麼優秀,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認為你很優秀。

2、不要害怕自己的恐懼

在前一節內容中提到,內向者專注於自己的思想,興趣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也就導致其在麵對環境變化、與人交往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壓力,進而更容易生出恐懼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其說話水平、辦事效率都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