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短時間,其中有一個訣竅,能幫助你把工作進行得迅速,那就是事前思想上要有所準備,到了工作時間來臨的時候,立即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
拉爾·索及埃先生對於雅克一生有極其重大的影響。由於他,雅克發現了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利用極短的時間,就能積少成多地供給你所需要的長時間。
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他在月亮下睡覺,他在太陽下取暖,他總是說要去做什麼,但什麼也沒做就死了。”
這就像當我們自己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當我成為一個大人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而當我們成為一個大人之後,我們又說,等我讀完大學之後,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當我們讀完大學之後,我們又說,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當我們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後,我們又會說,當我結婚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得到快樂;當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們又會說,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孩子們從學校裏畢業的時候,我們又說,當我退休的時候,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我們退休的時候,真正步入了我們的晚年,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生活已經從我們的眼前走過去了。
什麼是時間?我們在哪裏?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時間是現在,我們在這裏。讓我們充分利用此時此刻。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計劃未來,相反,這正意味著我們需要計劃未來。如果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時此刻,善用現在,那麼我們就是在播種未來的種子,難道不是嗎?
生活中最可悲的話語莫過於:“它本來可以這樣的”、“我本來應該”、“我本來能夠”、“如果當時我……該多好啊”,生命是不能開玩笑的,從來就沒有虛擬語氣的說法。我們之所以會把問題擱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還沒有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沒有學會珍視時間,這也是我們後來後悔的時候痛苦不堪的原因。
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人才是會生活的人。時間一去不複返,浪費時間就是白白浪費生命。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們必須運用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利。作為自己生活的“總統”,你每天、每個小時都可以做出自由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能頂得住災難和煩惱,這就需要你有一個良好的積極的性格。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壞的事情莫過於總認為自己生來就是不幸之人,認為自己總是得不到幸運女神的垂青。事實上,在我們的思想王國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幸運女神。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命運要靠自己去主宰。
在同一個社會環境裏,人的命運之所以會表現出極大的不同,主要是由一係列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換句話說,內因即主觀條件是人的命運變化的根據,具有一定的決定性,外因是通過內因而發揮其作用的。由此,無論是人類發展的實踐,還是科學理論的分析,最終的研究結論就一句話:個人的命運主要由個人去把握。
快樂與煩惱往往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左右,同時也受自己性格的影響。這樣的人經常表現得喜怒無常,搞得他人束手無策,隻好對他避而遠之。結果導致他的心情很壓抑、沉重,更加苦惱、煩躁。
實際上,這樣的苦惱仍需自己解決,問題的症結就在於自己的認知評價係統如何對外界刺激應答和選擇。
古代,曾有位學者向南隱請教禪學。南隱以茶相待。他將茶水倒入杯中,杯滿後,他還接著倒。學者說:“師父,茶已溢出來了,不要倒了。”南隱說:“你就好比這茶杯一樣,裏麵裝滿了你自身的看法和觀點。假如你不首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怎樣對你說禪?隻有心虛才能容道。”由此可見,假如心中有自己的成見,認為人們不可能征服煩惱,那麼,你就聽不進他人的箴言了。
每個人一旦降臨到這個世上,便陷入動蕩不定的境遇之中,悲哀、憤怒、憂慮、愧疚和煩惱可能會不間斷地困擾著每個人,給人們的精神套上沉重的枷鎖。
麵對現實的挑戰,你能抵禦消極情緒的襲擊嗎?你能夠征服煩惱嗎?你能夠主宰自己嗎?回答是肯定的。隻要你相信:問題的症結就在於你的認知評價係統中。
人們常常會錯誤地認為,生活得快樂與否,完全取決於外界刺激的大小。外界刺激大,煩惱就大;外界刺激小,煩惱也會隨之變小。實際上,這中間忽視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你自己頭腦對外界刺激的加工。
比如,麵對火車晚點這一不良刺激,有些人大發雷霆,急得團團轉,焦躁上火;有些人則到服務部買點東西吃,坦然地等待;有些人則坐在候車室給朋友寫封信,充分利用一下時間。很顯然,這3種不同的反應,絕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決定的,而是由他們對同一刺激的不同態度決定的。
由此可知,僅僅是環境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造成我們心境的是我們對外界環境刺激反應的選擇。換句話說,事件本身沒有壓力,它們是否使我們感到緊張、有壓力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們。
假若你選擇悲傷的事,渾身會充滿淒涼的感覺;假若你選擇恐懼的事,你會感到毛骨悚然,渾身冒冷汗;假若你選擇生病的事情來思考,自然會愁容滿麵;假若你選擇令人喜悅的事情來思考,定是眉飛色舞;假若你毫無信心,失敗會接踵而來……因此,隻要你充分相信自己,經常梳理自己性格上的不良因素,排解負麵和消極的性格因素,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性格,就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實現自身價值,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對事物的價值都有一個大致的評價,知道什麼是珍貴,什麼是微不足道。那麼,我們自身的價值何在?熱門話題、流行時尚、理想職業、最新潮流……在社會的喧囂中,在他人的影響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看不清自己真正的價值,總是按照他人的看法設計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生活在別處”。
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投身於時下最為熱門的行業,就儼然處於社會光環的中心,就會得到權力、地位和財富,實現自我的價值。不過,等他們花盡畢生的力氣追求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自己所追求的很多熱門根本不適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沒有意義,隻是炫目的泡沫。
在美國的一個小酒吧裏,一位年輕小夥子正在用心地彈奏鋼琴。說實話,他彈得相當不錯,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認真傾聽他的彈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顧客聽了幾首曲子後,對那個小夥子說:“我每天來聽你彈奏這些曲子,你彈奏的那些曲子我熟悉得簡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給我們聽吧。”這位顧客的提議獲得了不少人的讚同,大家紛紛要求小夥子唱歌。
然而,那個小夥子麵對大家的請求卻變得靦腆起來,他抱歉地對大家說:“非常對不起,我從小就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從來沒有學習過唱歌。我長年累月地坐在這裏彈琴,恐怕會唱得很難聽。”那位中年顧客卻鼓勵他說:“小夥子,正因為你從來沒有唱過歌,或許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個歌唱天才呢!”此時酒吧的經理也出來鼓勵他,免得他掃了大家的興。
小夥子認為大家想看他出醜,因此堅持說隻會彈琴,不會唱歌。酒吧老板說:“你要麼選擇唱歌,要麼另謀出路。”小夥子被逼無奈,隻好紅著臉唱了一曲《蒙娜麗莎》。哪知道他不唱則已,一唱驚人,大家都被他那流暢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勵下,那個小夥子放棄了彈奏樂器的藝人生涯,開始向流行歌壇進軍。這個小夥子後來居然成為美國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納京高(NatKingCole)。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開口一唱,納京高或許永遠都坐在酒吧裏做一個三流的演奏者。
其實,我們每個人從事的事業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工作。我們熟悉了一項工作之後,往往害怕變化。我們就在時光的流逝中失去了自己真正的才華。開闊視野,多去嚐試一下,或許你會在其他的領域做得更好。
“人擺錯了位置就永遠是庸才。”事實上,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垃圾隨地亂扔,荒廢了自己的才能。我們現在身處市場經濟的時代,市場經濟的運作強調把資源配置到最能發揮效率的地方,我們自身也是一種資源,應該尋找最適合我們的崗位,並對自己的興趣保持一份堅定與執著的性格。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經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總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拿著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意外地發現有不少人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賣。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錢來買這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男孩興衝衝地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把一切告訴給院長,並問為什麼會這樣。院長沒有笑,望著孩子慢慢說道:
“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難道不就像這塊石頭一樣?隻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自己把自己不當回事,他人更瞧不起你,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你自己的性格。珍惜獨一無二的你,珍惜這短暫的幾十年光陰,然後再去不斷充實、發掘自己,世界才會認同你的價值。
的確,假如你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別指望他人會器重你。
印象派大師梵·高的畫,很多人看過後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那黃色熾熱的色彩和充滿動感的線條,給予我們強烈的感受。梵·高的一生有著坎坷的境遇,他從26歲才正式開始學畫,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說,我學習繪畫很晚,而且我的生命很可能也隻剩下10年的時間了,因此,要加緊創作。果然,他在37歲就過世了,但是僅僅10年間他卻留給我們很多不朽的作品。在藝術上的成就,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