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你不能不明白:這個人是不是你的最愛(1 / 3)

人們總是容易因愛傷風,為情感冒,昨天還在發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天就已經“恩情中道絕”了。還有很多人,結了婚以後,才發現對方並不適合自己,結果,一場婚姻毀了兩個人……其實你早該知道這個人是不是你的最愛。愛情是需要你精心嗬護的,不要把它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愛情的路上,我們可能會遇到風雨,曆經坎坷,但隻要兩人能夠相互寬容,相互扶持,我們就一定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1.愛她,就要讓她知道

不能不明白的道理:

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諒。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境影響的忠實。愛是人們之間取長補短和承認對方的弱點。

——[美國]安恩·拉德斯

中國人向來是含蓄而內斂的,對越是親近的人,就越難以表達出自己的感情,總以為對方會知道自己的心意,結果常常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最愛。

孫琳和趙欣結婚兩年多了,他們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吃飯、出門,吃飯、睡覺,兩人每天都重複著這個過程,日子過得很平穩,平穩得讓人煩躁。孫琳越來越覺得婚姻像一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沒有刺激,沒有激情,其實趙欣對她還是不錯的:盡可能地抽時間幫她做家務,凡事都讓著她……而且趙欣對她也很忠實,從沒發現他有任何不軌的行為。但這看似完美的婚姻生活卻不是孫琳想要的,她漸漸對趙欣失望了。每當看到年輕夫妻牽著手在馬路上散步,看到情侶嬉笑打鬧,她的眼圈就會紅起來,她也曾幾次追問趙欣愛不愛她,趙欣每次都是含糊其辭,問煩了就說:“你煩不煩呀!婚都結了,還問這個幹嘛!”孫琳想:他一定已經不愛我了,他一定嫌我了!這樣兩個人在一起還有什麼意義?不如散了吧!於是某天下班後,她把一份離婚協議書放在了茶幾上,自己則回了娘家。趙欣驚呆了,因為他從來不覺得兩人之間存在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為了一句“愛不愛”的話就要離婚,至於嗎?

趙欣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已婚男人的想法,他們覺得婚姻生活就是過日子,平平實實,不打不鬧,婚姻就算是幸福的了。但是他們忽略了妻子的想法,女人通常都是渴望浪漫的,有了愛情她們才會覺得幸福,她們是“寧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也不願坐在奔馳座上哭”的一群。因為不理解女人的這種婚姻觀,很多男士都像趙欣一樣覺得自己的妻子總在無理取鬧,他們不知道,讓妻子柔順下來的秘訣很簡單:每天對她輕輕地說一遍“我愛你”!

愛情不是傳說,是生活,需要兩個人用心去體驗、去感覺,才能釀造出美麗的幸福。

大餘和小童原本感情很好,但小童生完孩子之後,他們便開始了分床而居的生活。白天工作已經很辛苦了,晚上還要應付小孩子,漸漸地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話越來越少。“我有個鄭重的要求。”小童首先意識到了他們之間潛伏著的危機,一天,她突然對大餘說。“你有什麼要求?這麼鄭重其事的樣子。”大餘漫不經心地問。“每天抱我1分鍾,好嗎?”大餘看了小童一眼,笑著說:“都老夫老妻的了,有這個必要嗎?”“我提出了這個要求,就說明十分有必要。你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就證明更有必要。”小童堅持著說。

“情在心裏,何必表達。”大餘回答道。“當初你要是不表達,我們就不可能結婚。”小童有點不滿地說道。“當初是當初,現在不是更深沉了嗎?”大餘解釋說。“不表達未必就是深沉,表達了未必就是矯飾。”小童仍然堅持。兩人終於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來,最後,為了能早點平息這場戰爭,大餘妥協了。

他走到床邊,抱了妻子1分鍾,笑道:“你這個虛榮的家夥!”“每個女人都會對愛情虛榮。”她說。此後每一天,他都會抽個時間抱她一會兒,有時是1分鍾,有時是10分鍾,有時甚至是1個或幾個小時。漸漸地,兩人的關係充滿了一種新的和諧。在每天擁抱的時候,雖然兩人常常什麼話也不說,但是這種沉默與以前未擁抱時的沉默在情感上卻有著天壤之別。終於有一天,小童要去上海出差。臨上火車前,她對大餘說:“你現在終於暫時獲得解放了。”“我會想抱你的。”大餘笑道。果然,她到上海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大餘的電話,異常溫柔地說:“我想念那1分鍾的擁抱了。”頓時,她的眼睛裏滲出了幸福的淚水。的確,對於相愛的男女來說,在激情飛躍的碰撞之後,婚姻就會平淡得如同一杯白水。人們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為借口,逃避對長久擁有的那份感情的麻木和粗糙,卻不明白,如果我們用心去經營、用心去表達,那在我們掌心和胸口的愛情怎麼會變得越來越冷呢?

其實很多時候愛情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邊,隻是生活的平淡讓我們漸漸遺忘了它的存在。愛得久了、倦怠了,以為生活中隻有單調和乏味,但其實隻要把你的愛大聲說出來,你的生活就會重新恢複生機。

婚姻是一首樂曲,有的人把它演奏得優美動聽、感人肺腑;但也有人把它演奏得枯燥無味、刺耳難聽。婚姻是一幅畫,有的人把它描繪得色彩斑斕、風光無限;但也有人把它畫得毫無生機、死氣沉沉。其實婚姻是可以自己掌握的,關鍵在於你怎麼去理解它、把握它。

2.選擇了幸福,也選擇了責任

不能不明白的道理:

一株菟絲花和一棵鬆樹相愛了,它們說好了要互相照顧彼此,一輩子不棄不離,它們互相依偎著,緊緊纏繞著,恩恩愛愛,羨煞旁人。然而有一天,鬆樹粗聲粗氣地對菟絲花說:“你可不可以不要纏得那麼緊,我又要給你擋風遮雨、又要承受你的壓力,很累人的!”菟絲花哭了起來,“你就是沒良心,我為你努力盤住腳下的這一點土壤,你把養分都吸光了,害得我麵黃肌瘦,你還敢抱怨我!”它們大吵了一架,從愛人變成了冤家。

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做出一點犧牲,每個人都得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夫妻雙方或夫妻一方隻想得到不願付出,不肯承擔責任,那麼他們的婚姻就必定不會幸福。

秦與妻子結婚六年了,他漸漸地對婚姻產生了厭倦,主子式的妻子、煩瑣的家庭生活……他覺得自己分明是跳進了一個冰冷的陷阱。其實當初是妻子主動追求秦,秦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工廠當技術員,而妻子那時是一家醫院的護士。有一次秦得了急性闌尾炎,住院期間一直是她照顧他。秦生性內向,不喜歡交際,她說:“你這人盡管少了一點情調,但挺可靠的,過日子圖的就是一個實在。”聽了她的話,秦一陣激動:“這輩子給你當牛做馬我也心甘情願”。說這話後不久,他們結婚了。

婚後的一段時光,和睦得至今都令秦懷念與回味。然而,流逝的時間,在一點點吞噬他們的溫情。

有了兒子以後,生活不像原來那樣浪漫。漸漸地,妻子身上的女性的柔情就開始減退,她厭煩所有的家務事,並在行動上加以拒絕。秦隻好獨自承擔家裏的一切。一次,秦發燒躺在床上,妻子下班回來後,秦讓她去幼兒園接兒子。她卻說:“你以為你病了就了不起了,我才下班,累得骨頭都要散架了,還是你去吧。”秦回了她一句,說她太沒有人情味,妻子便鬧起來,拿秦婚前的話來堵他:“你不是說心甘情願給我當牛做馬嗎?是不是把我騙到手後就反悔了?”秦怕吵架影響不好,隻好一聲不吭。見秦沉默,妻子以為是秦理虧,鬧得更有勁。

漸漸地,妻子又看秦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心,說她這位同學的老公如何會賺錢,說她那位同事的丈夫怎樣有能耐,就秦像一根木頭似的,沒個活心眼。秦見妻子在兒子麵前鄙視他,背地裏對她說:“你對我有意見就直接跟我說,不要當著兒子麵前講,免得對兒子有影響。”她竟話裏帶刺說:“你還挺有自尊的嘛,要讓兒子敬佩你,你就幹幾件像樣的事情來不就得了,言教不如身教嘛。”

因為買房子,他們欠了債,秦不得不加盟到一位朋友辦的電腦公司。教學、科研、兼職,還有一攤子家務事,覺得很累很疲憊。

讓我們再聽聽妻子的想法。她說秦其實是一個很沒責任感的男人,對家庭漠不關心。他似乎還認為女人做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從來不想幫忙。沒有兒子之前還好,自己還能應付得過來,可現在自己得哄孩子,再說醫院的事兒還有一大堆等她處理,她是個女人不是超人,秦憑什麼認為這都是她的分內事?另外秦還不懂得為家庭做長遠考慮,兒子一天天長大了,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房子是貸款買的,秦卻還守著自己的“死工資”,不想辦法多掙點錢,她覺得嫁給秦真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這個婚姻裏,其實他們都犯了一個錯誤: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而他們卻隻要求對方承擔維護家庭幸福的責任。一對男女宣誓成為法定夫妻後,就要懂得婚姻中存在著第三方而絕非隻有兩方。第一方是男方,第二方是女方,第三方是婚姻,即“我們”。不少問題都要從“我們”的角度去考慮,這樣的婚姻才能美滿幸福。

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是一位大學講師,妻子則在證券公司工作。妻子覺得自己所學的知識太少,於是決定辭職繼續考研,丈夫非常支持妻子的決定,為了讓妻子安心學習,丈夫主動提出把兩人的生子計劃再推後兩年,並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看到他一下班就汗流滿麵地直奔菜市場,鄰居忍不住問他是否覺得自己太吃虧了?他愣了一下,認真地想了一想說:“沒什麼吃虧的呀!我們是夫妻當然要互相照顧,如果整天計較誰付出的多,那日子也就不用過了。再說我剛上班那會兒,整天忙學校的事,家裏的大事小事都是她操心,她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一聲啊!”

一個家庭如果想美滿幸福,那就要靠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不要總跟對方比誰犧牲的多,不要推諉也不要失責,對於家務活一類的瑣事,如果你有時間就不妨多做一點,愛人會把你所做的看在眼裏。

現在有很多的小夫妻對家庭缺乏責任感:你不愛做家務我也不做,丈夫半夜回家,妻子一鬥氣幹脆就徹夜不歸……鬧到最後女的哭泣,男的歎氣,然後在一起哀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如果兩個人都能積極承擔對家庭的責任,那又怎麼會走到這個地步。

婚姻是件浪漫的事,一對相信天荒地老的男女,用愛組成了一個家庭,並準備一起麵對生活中的風雨坎坷;婚姻是件最不浪漫的事情,王子和公主走進“城堡”後,就將脫下華服,為一日三餐、柴米油鹽而奔波忙碌,婚姻就是瑣碎中的幸福。

3.別讓枯燥的生活淹沒了愛情

不能不明白的道理:

一對男女向上帝哭訴自己的婚姻太枯燥:“上帝啊!您允諾給我們的甜蜜、幸福在哪裏啊?我們的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就是洗洗涮涮,日複一日的平淡無味!這就是婚姻嗎?如果愛一個人就是這樣的,那我們情願不愛!”“無知的人類啊!”上帝歎息了,“婚姻是要靠自己經營的,愛一個人時,你自然就會想辦法讓對方更快樂、幸福。這一點隻有你們自己能做到!”

人們常會發現戀愛中培養出的感情,很快就會被實在的生活消磨得麵目全非,這是因為戀愛與現實生活的具體、瑣碎是沒法聯係到一起的。而婚姻則相反,它很少和浪漫聯係在一起,倒是和穿衣、吃飯、睡覺等如影隨形。如果我們不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情趣,那愛情就真的很難天長地久。

你成家了,早晨起來,得準備兩個人的早餐。如果有了孩子,你還得照料孩子的吃穿。然後送孩子上幼兒園或打發他去上學。你還得惦記著晚餐吃什麼。家裏時常會缺這缺那,你得去張羅。需要用錢時,碰到手頭拮據,你得四方籌措。居家過日子,油鹽醬醋、吃穿住行,缺什麼可都是不行的。有時候,這些事真是令人很煩惱的,甚至使你心灰意懶,無精打采。此時,你恐怕難得有興致去談感情問題吧!

但是現在有的人在剛結婚時,對婚姻生活有一種新鮮感,對過家庭生活很有熱情,俗語說就是很有“心氣兒”。但日子久了,新鮮感便消逝了,總覺得今天像是昨天的翻版,明日仍是今日的寫照。人一旦找不到生活的鮮活感,就會變得機械,甚至麻木。常常見諸報紙雜誌的關於家庭生活的討論,經常有這樣的題目,比如“生活的激情哪裏去了”、“機械程式的日子使人麻木”等。在這種心態下,本來平淡的日子就會過得更沒意思,過得提不起精神來。實際上,生活雖然平淡,但仍然是能夠在平淡中過出情趣的,這主要看我們對生活取什麼樣的態度。

傑與菲兩人本是大學同學,熱戀了四年才邁入婚姻殿堂的。但婚後兩人的感情卻漸漸降溫,現在更是接近冰點,有時兩人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傑甚至開始懷疑是否真的與菲相愛過。有一天,傑去書店買書,突然看到一本關於婚姻生活的書,他這才知道婚姻是需要保鮮的,而過去自己在這方麵做的實在少得可憐。回到家時,妻子正在廚房炒菜,望著妻子的背影,他突然走過去從背後抱住了她,妻子僵了一下輕輕掙開他,晚飯時妻子的眼裏多了一抹好奇。有一天,傑加班很晚才到家,妻子黑著臉坐在沙發上等他,看到妻子要發火,傑居然脫口就說了一句“我愛你”!妻子愣了半天,突然哭了,然後感歎地說:“好久都沒有聽到你這麼說了!”從那以後,兩人的關係有了很大改善,家裏的歡聲笑語又多了起來。傑很高興,他決定再接再厲,讓兩人重回舊日的甜蜜。情人節的那一天,傑故意早早出門,裝出一副忘了情人節的樣子。中午他讓花店送去了一大束紅玫瑰,並附上了“愛你到永遠”的字條,自己則守在妻子公司的門口,沒一會兒手機就響了:“花是你送的吧?同事們都羨慕死我了!不過你壞死了,早上還裝成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嗬嗬,這才叫驚喜呢!嗯,就讓你同事更羨慕你一下吧,馬上跟你們領導請假,我要帶你去吃大餐,我在你們公司門口呢!”妻子一聽高興得對著電話大叫了一聲“我愛你”!掛斷電話,傑知道自己成功了!

婚姻放太久了也會變質的,所以我們必須時不時的給婚姻保鮮,比如像故事中的傑那樣,給妻子製造一些浪漫的驚喜,保證讓婚姻立刻鮮活起來,生活中的一些夫妻,也很懂得從平實的生活中尋找情趣。比如,有的夫妻,在周末拋開一切家務,一家人到郊外踏青,身心俱爽。有的夫妻在感覺需要調節情緒時,幹脆分開居住一段時間,重新感受一下一個人的生活。有的夫妻在節假日裏,或將孩子安頓在娘家,或把孩子放在親朋好友家,兩人外出旅遊數日,共同享受一下閑暇和輕鬆。這些方式,隻要對於調劑單調的生活有益處,都是不應非議的。隻是像分開居住、外出旅遊等,由於限於條件,隻能是偶爾為之。

為了使婚姻增添情趣,就要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做一個有心人。

做有心人,就是要在平淡的日子裏,善於發現對方的心理需求,在恰當的時候製造出一種氣氛,一份驚喜,一些安慰。比如,丈夫忙完工作忙家裏,早就不提過生日的事,或者根本就把這事給忘了。可有一天當他回到家裏,見妻子準備了生日蛋糕,幽幽的燭光照得屋子裏一片溫馨,他的心裏該是多麼感激和溫暖啊!再比如,“三八”節到了,丈夫買一束鮮花送給妻子,妻子獲得這意外的禮物,同樣會心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