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叔自然是不收的,說他們幾個小孩子,王郎中在旁邊咳了咳,堂叔立刻轉口道:“你們初來乍到,很多地方都需要打點,就不要在我這裏浪費了。”
沈淩兒堅持,說承蒙您和三爺照顧,才能在京城安頓下來,現在無以為報,隻能送一些簡單的藥材。等他日把生意做起來,再好好答謝。
沈傑也在旁邊附和。堂叔見無法再推脫,就爽快的接下了。臨走前不住的誇讚沈淩兒是個好孩子,懂事聰明,還說日後要是有什麼困難一定要找他,沈淩兒笑著答應了,心中更覺自己找到了有力的靠山。
一間鋪子不能盛下兩個店,但如果讓王郎中在自己店裏幫工,沈淩兒也第一個不幹。於是一行人又沿街轉悠著,打算找個地方給王郎中開醫館。
最後醫館定在了離沈淩兒鋪子三街遠的地方。不是鬧市也沒有很偏僻,開醫館剛剛好。
看中了,沈淩兒當時就付了租金。這裏的後堂還沒有收拾出來,王郎中還是住在沈淩兒的鋪子裏,跟沈傑擠一個屋。
當晚吃過晚飯,幾人坐在院子裏閑聊。
月光柔柔的順著木架的縫隙鑽進來,灑在小亭子裏。滿天星光點綴著夜空,細碎的星子在黑夜中拚出一條泛著光的,綢帶似得銀河。月亮躲在一縷薄雲後麵,發出的光被遮得朦朦朧朧,映得小亭子也忽明忽暗。
夜色正好,最適合邀一位美麗的姑娘,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沈傑作西子捧心狀發出一句感慨,被玉竹一個爆栗敲了回去。“不懂風情。”沈傑哼哼唧唧的發出不滿。
“你才多大!什麼風情不風情的。還不如和你的孔子談談心。”
兩人又開始拌嘴了,沈淩兒笑著看他們倆鬧得上躥下跳。
“淩兒。你是個好孩子,肯定會成功的。”王郎中此前一言不發,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
沈淩兒原本正在愣神,聽王郎中這麼說,不好意思的笑了,說:“我也就是有些小想法,能成就成,不成就換個地界唄。”
王郎中搖搖頭,繼續說:“不,你心善,做事憑本事講良心,不管是幹什麼在哪裏都會成功的。為師倒時候可要仰仗你了。”王郎中半開玩笑半是認真。
沈淩兒也正色起來,說道:“師父,這間鋪子,我想開個藥膳館。”
“藥膳?”王郎中不解的問道。
“對,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最後色香味俱全,即可以飽腹,又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調節身體。”
其實沈淩兒是想到了早前與薑雲霆的往事,那時候薑雲霆說要給她開個飯館。但她還有行醫的本事,對草藥也是門清,不如就幹脆二合一,搞個藥膳坊。
“民以食為天,咱們先開個飯館子,雖然規格肯定比不上白天咱們吃的那家,但有那家那戶能天天吃得起那個?咱們就弄一個價格親民,菜量實惠的小館子,來的人肯定多。”
王郎中也來了興趣,他早知道沈淩兒廚藝高超。再說一個女子家,開醫館也不一定讓人信服,雖然王郎中知道沈淩兒醫術高超,但架不住人們心裏貴的好,老的棒的看病心裏。
即使如此,他舍不下沈淩兒的醫術。這下沈淩兒提出的,倒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而且這個點子新,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但壞也壞在這,他們初來乍到,連個學習的地方都沒有,這路肯定不好走。
兩人討論的熱火朝天,這邊玉竹和沈傑也過來湊熱鬧,四個人一合計,就把這事給定下來了。
事不宜遲,第二天一早沈淩兒和玉竹就忙著去找藥材市場,又去了各大醫館和飯館查看行情。沈傑就和王郎中搞裝修。兩麵開工,事半功倍。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堂叔和三爺幫忙。
白天幾人就在外麵跑,晚上就擠在天井的小亭子裏討論。藥膳館的建設初具規模,沈淩兒也以雷霆手段聯係了幾位在山裏收草藥的農戶。王郎中那邊的醫館也快要成型了。
半月後,藥膳坊的牌子高高掛起,沈淩兒站在底下滿意的看著。心中充滿著自豪和喜悅。
然而生意剛開門攬客,就遇上了麻煩。
新鋪開張,本該紅紅火火,誰家不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招攬了一大幫人圍觀。
誰知道看熱鬧的人多,真正走進來的卻是一個都沒有。偶爾有幾個進來看看的,都是繞了一圈,看看冷清的大堂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