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進退難料(1 / 2)

站在山洞中,聽著外麵風聲呼嘯,頭頂上方月光如同水流一樣從罅隙中照耀進來。方玄終於從下午的一片混亂中解脫出來,腦海裏開始慢慢回憶。

他在地球上的從小就開始接觸四書五經,不過他的祖父從來不限製方玄的學習方向。相反,作為國學大家,方玄的祖父一向鼓勵方玄從道家入手,兼修佛門,精讀儒典。

因此方玄對於道家的典籍,包括一些冷門的道典都有涉及。雖然年齡所限,不可能過於熟悉。但是比起同齡人來說,這些知識已經豐富的太多。

現在穿越過來,雖然這個世界的曆史和地球上的華夏曆史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道門這些體係,對於方玄來說,卻非常熟悉。

他在腦海裏回憶著這個身體閱讀過的道典,在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他忽然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現象。

這個世界別說沒有《莊子》,就連《老子》《易經》這樣的道家經典典籍都沒有。那些被“老、莊”濃縮的道家思想,在這個世界裏根本沒有體現。這裏的道家思想還處於一種蒙昧和混亂的狀態,甚至可以說,雖然過了這麼長的時間,這裏的道家思想依舊非常原始。

也許是因為這個世界中的靈氣非常濃鬱的緣故,方玄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這也是這個身體掌握的一部分知識。因為靈氣非常充裕,修煉起來非常容易,所以對於道家思想的提煉和把握,反而沒有那麼積極。

想到這裏,方玄笑了一下。他有著超越這個世界時代的道家思想,這究竟是好是壞,還有待驗證。隻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小師妹琅琊所說的道法。

道法究竟是什麼?

方玄想了想,決定首先嚐試一下打坐。他在地球上曾經學習過一些道家的打坐吐納方法,不過以地球上的環境,這種打坐吐納除了能夠讓方玄鎮定心神,恢複精神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

倒是在這個世界,如果按照這個身體的記憶,靈氣充足的話,那麼正統的道家打坐說不定能夠產生一些不錯的效果。

坐在大洞室裏,方玄深呼吸了幾次,然後舌頂上齶,雙手自然放在雙膝上,打坐入定。

最開始,與地球上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在一段時間後,方玄漸漸感到周圍的空氣正在按照某種說不出的韻律悄然動蕩。大約一刻鍾後,這種動蕩變得更為明顯,甚至在方玄的耳邊形成了類似水波一樣的聲音。

在道家和佛門的入定概念裏,這種動蕩和聲音都屬於幻象,是一個人在徹底進入“靜”這個狀態前,一種對外界的特殊感應。而道家和佛門真正的目標,是在這些幻聽幻視之後的狀態。

道家的“虛無清靜”,佛門的“寂滅無相”。

在地球上,方玄就算進入幻聽幻視的境界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最終進入“靜”的狀態,十次中不到一次。而在這裏,第一次打坐入定,就迅速進入了幻聽幻視的環節。

沒有喜悅煩惱,方玄將這些情緒全部壓製。又過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在那一瞬間,那些巨大的甚至讓方玄身體發生搖動的波動和聲音驟然消失,確切的說,周圍的一切都在瞬間消失。方玄正處在一個無上無下,沒有方向距離,沒有光明色彩,甚至連時間都沒有的空間裏。在這裏,一切都是安靜的,凝滯的,處於虛無和真實之間。

就在此時,方玄意外的發現,在這個環境中,並不隻有他一個人存在。

這個純粹的精神世界中,還有一個如同卷軸一樣的東西正在方玄的周圍載起載浮。因為這個卷軸的出現,以至於讓方玄根本無法在“靜”這樣的環境中停留太長時間。

就像是一個水潭中投下細小的石子能夠讓整個水潭的平靜被打破一樣,當方玄注意到這個卷軸的同時,清淨也跟著被打破。下一秒,他已經睜開眼睛,從打坐中自然而然的清醒過來。

不過很快,他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在他的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多了一個東西。借助大洞室中的沒有任何波動的燭光,方玄愕然發現,他手中多出來的,居然就是剛才打擾他的那個卷軸。

這是一個隻有一本書高度的小型卷軸,看不出材質是什麼,摸上去光滑冰涼。手感沉甸甸的,但又不會讓人覺得非常沉重。方玄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卷軸,發現這個卷軸卷的非常緊密,除了一個小角之外,其他的地方被緊緊的粘合在一起無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