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玄對講故事並不感到陌生。
實際上,在地球上,將佛道發揚光大的,不是什麼經文典籍,而是一個個小故事。普通人沒有什麼經曆和能力去理解什麼大道理,所以,把大道理濃縮進小故事,還要讓普通人能夠聽懂,這可不是什麼小本事。
同樣,方玄的祖父培養方玄國學基礎的時候,也是從一個個小故事開始講起。所以講故事對方玄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地方在於,他要選擇什麼故事講出來。
在這些故事裏,合乎“道”,而且言簡意賅,意境深遠的,方玄最熟悉的就是莊子。在莊子的文章中,到處都是生動靈活的小故事,諸如庖丁解牛,鯤鵬展翅,莊周夢蝶等等。因為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很容易被人理解,所以比起枯燥的《老子》而言,莊子對於“道”的擴散反而更加顯著。
想了想,方玄沒有在這個身體的記憶中找到莊子這個人物,同樣也沒有找到莊子的諸多典籍。這讓他暗中鬆了口氣,看著青雲上人,方玄微微鞠躬,表示已經準備好了。
對於方玄居然這麼快就做好了準備,再次出乎了青雲上人意料。他走進了大洞室,坐在洞室裏風火蒲團上,非常認真嚴肅的說:“你說。”
“東郭子曾經問莊子,道在何處?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又問,具體一點的話,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道?
“莊子說,在螻蟻裏。東郭子很奇怪,問,怎麼會那麼低微?莊子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接著說,在飯渣裏。東郭子就有些不耐煩,又問,怎麼越來越卑微了?莊子又說,在糞尿中。
到了這個時候,東郭子就不再問了。”
方玄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看著自己的師父,問:“這個故事可以嗎?”
青雲上人安靜了片刻,想要說些什麼,不過似乎又有什麼觸動,重新閉目沉思。
看到青雲上人這種表現,方玄心中再次放鬆了一些,看來這個世界確實沒有莊子這個人。
倒是另外一邊的琅琊從蒲團上跳起來,問:“大師兄,莊子是誰?東郭子又是誰?”
方玄回答說:“莊子是莊子,東郭子也是莊子。”
青雲上人原本就因為方玄的這個故事心中有所領悟,正在感應心中的波動。等到聽見方玄的這個回答,忍不住睜開眼睛,問:“我是不是莊子?”
無我無相,這其實已經是佛門的範疇,不過出身國學世家的方玄對這些本來就已經算是融會貫通,所以隻是一笑,回答說:“師父是師父,莊子是莊子。”
青雲上人隻覺得方玄說的這些話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卻有著說不出的玄妙感覺。他剛才隻是在蒲團上略微思索,就感到自己的修行大有進益,到了這個時候,青雲上人的心中就有些變化。
之前他隻想著方玄跟著自己這麼多年,一直愚鈍,雖然為人勤苦,但是在修道上始終不能寸進。修道這種事情,隻是勤勞沒有任何意義,說到底,還是要有悟性。如果沒有悟性,隻是一味勤勞,最終依舊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因此,青雲上人這次來,想的就是讓方玄能夠主動讓出大堂試的機會。畢竟在此之前,方玄的師弟師妹們都表現的更好。尤其是琅琊,小小年紀已經能夠掌握一些粗淺的道法。
這麼一來,青雲上人覺得,與其讓方玄這樣毫無希望的去參加大堂試,到時候給道觀丟臉,還不如讓琅琊提前參加大堂試。就算琅琊這次不能過,至少也是一次經驗。
不過現在方玄的這個故事,和剛才的那些回答,又讓青雲上人心中有些猶疑不決。
一時間,山洞中安靜無比,琅琊此時隻是蒙著頭想為什麼東郭子也是莊子,顧不上說話。
過了片刻,青雲上人抬起頭來,看著方玄說:“方玄,我也知道你的辛苦。不過,大堂試考的不止是剛才那些,還要考道法。你在道法這方麵……”
能夠感受到青雲上人的關切和慈祥,雖然聽起來有些絮絮叨叨,但是這樣的話才讓方玄的心感到溫暖。隻不過,這種時候,實在無法退讓,方玄的手猛然一握,低著頭說:“我可以。”
青雲上人愣了一下,似乎對方玄這種倔強有些不適應,再次安靜了片刻,這才說:“如果你真的能夠過大堂試,那自然再好不過,隻是,道法這種事情,無法一蹴而成。你這些年甚至一直沒有感應出道法,距離大堂試不過十天大的事件,你在這幾天裏,就能施展出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