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白領更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多方麵的興趣,比如爬山、打球、看電影、下棋、遊泳等等。興趣多種多樣,一方麵可以及時調適放鬆自己,另一方麵則可以有效地轉移注意力,讓人的心態由工作當中,及時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於消除工作的緊張和疲勞。
第四,尋求外部的理解與幫助
如果白領產生了心理問題,可以經常向家人、知己傾訴,如果心理問題過於嚴重,可以去尋求心理醫生進行治療。
多尋找一些機會參加有關心理學的培訓和學習,比如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很多大企業都要求員工要適當參加工作壓力管理和減壓等心理訓練課程的學習,同時,這些國家也要求企業為員工提供這些心理學方麵的學習與訓練的機會。
放鬆下來,享受生活的美好
壓力是工作的內容之一,現如今工作當中存在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麵對壓力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也是修養素質的一種體現。在重壓之下,人們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或者是迎接挑戰,或者是情緒低落,或者是麻木不仁,或者是舉止失態等。
沒有良好的心態不僅是心理危險,也是機體危險,人們的心理壓力越重,就越容易生病,比如感冒、慢性病,嚴重的甚至會患危及生命的疾病。而且,在重壓之下,也不容易看到光明,無法享受生活當中的美好和樂趣。放鬆療法既簡單又非常有效,而且還可以減輕壓力。
放鬆療法又稱鬆弛療法、放鬆訓練,主要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製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治療方法。實踐表明,心理及生理上的放鬆,都非常有利於身心健康,從而達到治病的作用。
事實上,人們在很久以前就使用放鬆的方式來養生頤神。比如像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伽術、日本的坐禪,都是通過放鬆達到心平氣和、通體舒暢的目的。
放鬆療法認為一個人的心情反應包含“情緒”與“軀體”兩部分。假如能夠改變“軀體”的反應,“情緒”也就會隨之改變。至於軀體的反應,除了受自主神經係統控製的“內髒內分泌”係統的反應不容易隨意操縱和控製之外,受隨意神經係統控製的“隨意肌肉”反應,則可以由人們的意念來操縱。
換句話說,經由人的意識可以控製“隨意肌肉”,再間接地將“緒”鬆弛下來,從而達到輕鬆的心情狀態。
在日常生活當中,當人們心情緊張的時候,不僅“情緒”上會表現出驚慌失措,而且當緊張的情緒鬆弛之後,僵硬的肌肉還是不能夠鬆弛下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按摩、沐浴、睡眠等方式讓其鬆弛。
根據這一原理,“放鬆療法”就是訓練一個人使其能隨意地把自己全身的肌肉放鬆,以便隨時保持心情輕鬆的狀態。
以下幾種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放鬆自己:
第一,深呼吸
呼吸並不隻有維持生命的作用,吐納之法還可以清新頭腦,撫平紛亂的思緒。因此,當你由於壓力太大而心跳加快的時候,不妨試著做幾個深呼吸,放鬆身心。
進行深呼吸能夠增加血液當中的氧氣,有助於很快放鬆心情。簡單地用胸部快速淺呼吸,隻會導致心跳加快、肌肉緊張,會增加壓力感。而正降確的呼吸方法則應該是放鬆腰帶,雙手扶下腹,均勻平緩地深呼吸。
第二,想象
這聽起來可能非常新鮮,其實研究證明通過想象也能夠有效地減輕壓鬆工力。比如,設想自己在洗熱水澡;自己在草地漫步,聞到近處有花香;踩著作鵝卵石在沒膝深的溪水中探行;躺在海灘上讓海水一遍一遍地衝刷我們的腳丫。我們想象的時候特別需要去想象一些聲音、景象、氣味等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