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國的興起(1 / 1)

殷商末年,在國都朝歌城的西方,興起了一個叫周國的諸侯國家。周國國君的始祖是後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兒,名叫薑原。薑原是嚳帝的正妃。有一天,薑原外出到郊野遊玩,看見了一個巨人的腳印,她的心裏欣然愛慕,便想去踩它一腳。可是她一踩就覺得自己的身子有所振動,好像懷了孕似的。滿了十個月,果然生下了一個兒子。薑原認為這個孩子來得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個狹窄的小巷子裏。但不論是馬還是牛,它們從孩子的身邊經過時,都會繞著躲開他而不會踩傷了他。於是薑原又把這個孩子扔在樹林裏,正好樹林裏人多,所以她又挪動了一個地方,把這個孩子扔在了渠溝的冰麵上,卻有鳥群飛了過來,用它們的羽毛翅膀蓋在孩子的身上,或者墊在孩子的身下。薑原覺得這事情太神異了,就抱了回來,把孩子養大成人。由於起初想要把孩子扔掉,所以後來就給他取名叫棄。棄小的時候就很出眾,有偉人的高遠誌向。他做遊戲的時候,就喜歡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而且他種出來的麻、豆都長得很茂盛。到他成了人,就喜歡耕田,種植五穀,仔細地觀察什麼樣的土地適宜種植什麼的莊稼。適宜種莊稼的地方,他就在那裏進行種植和收獲,民眾都來向他學習。堯帝聽說了這情況,就舉任棄擔任了農師官,讓他專門教給民眾種植莊稼的技術,天下人都得了到他的好處,他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舜帝說:“棄,黎民百姓開始挨餓的時候,你擔任了農師官,播種了各種穀物,所以你有大功勞。”因此堯就把棄封在了邰地,以官職為號,稱為後稷,另外以姬作為他的姓氏。後稷一族的興起,正在唐堯、虞舜、夏、商時代,這一族人都有美好的德望。後稷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姬不窋繼位。姬不窋晚年,夏後國的政治衰敗,廢棄了農師官,他就流浪到戎狄人居住的地區。所以,我們也可以將他看作戎狄人。姬不窋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姬鞠繼位。姬鞠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姬公劉繼位。姬公劉雖然生活在戎狄人地區,仍然治理著後稷的基業,在戎狄人地區從事農業生產,巡行和考察土地上適宜種植什麼莊稼。他們從漆水、沮水遷徙,又渡過了渭水,在那些地方伐取木材,以供自己使用和出售,使得部族中出門的人們有了旅行的費用,居家的人們家中有所積蓄。民眾的生活都依靠他的指導好了起來。部落內各個姓氏的人們都感念他,很多外部族的人們也遷移來歸附他。後來周國事業的興盛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所以,詩人們創歌譜樂,用來懷念他的功德。姬公劉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慶節繼位,在豳地建立了周國的國都。姬慶節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皇仆繼位。姬皇仆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差弗繼位。姬差弗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毀隃繼位。姬毀隃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公非繼位。公非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高圉繼位。姬高圉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亞圉繼位。姬亞圉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公叔祖類繼位。姬公叔祖類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古公姬亶父繼位。古公姬亶父重修後稷、姬公劉的宏大事業,積累德行,普施仁義,國人都很愛戴他。戎狄人中的薰育族前來侵擾,想要奪取他們的財物,古公姬亶父就主動給了他們。後來薰育族又來侵擾,想要奪取他們的土地和人口。人們都很憤怒,想奮起反擊。姬古公亶父說:“民眾擁立國家的君主,是想讓他給大家謀劃利益。現在戎狄人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我的民眾。民眾跟著我或者跟著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民眾為了我的緣故去打仗,我犧牲了人家的父子兄弟,卻仍然做著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幹。”於是他帶領眾民,離開了豳地,渡過了漆水、沮水,翻越了梁山,來到岐山腳下居住。豳邑的人全城上下扶老攜幼,又都跟著古公姬亶父來到了岐山腳下,以至於其他鄰國的人們聽說古公姬亶父這麼仁愛,也有很多人前來歸從了他。於是古公姬亶父就廢除了戎狄人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村落定居了下來。他確定了國家名叫周國,又設立了各種各樣的官職,用來辦理各種事務。民眾都譜歌作樂,歌頌他的功德。古公姬亶父的長子名叫姬太伯,次子名叫姬虞仲。古公姬亶父的妃子太薑生下了小兒子姬季曆。姬季曆娶了太任為妻,她也像太薑一樣,是個賢惠的婦人。太薑生下了姬昌,有聖賢的祥兆。姬古公亶父說:“我們家族有一代人終究要興旺起來的,恐怕就在應驗在姬昌的身上吧?”姬太伯和姬虞仲聽了,知道父親想讓姬季曆繼位,以便將來傳位給姬昌,就一塊兒逃到了南方荊、蠻之地,隨從當地人的習俗,在身上刺上了花紋,剪掉了頭發,把國君之位國主讓給了姬季曆。古公姬亶父去世以後,果然姬季曆繼位,這就是公季。公季學習和實行古公姬亶父的政治教化,努力施行仁義,諸侯們都前來歸順他。公季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昌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