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性格也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它總是受一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個體的先天素質與其所遭遇的複雜多變的社會所構成的矛盾的統一,從而使人產生了一係列的內外部行為。人的性格形成一半來自先天的遺傳基因,一半來自後天的環境因素。一個人的性格不同,把握機遇的能力也不同。性格後天的可塑性對於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兒時期的成長環境,對人的性格形成有著終身的影響。具體來說,性格的本質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性格的獨特性。性格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獨特性。心有千千結,人有千千麵,人性紛呈,性格各異。人與人之間隻有相似的人生經曆,卻沒有完全相同的秉性和人格,這就是性格獨特之所在。
(2)性格特質的確定性。性格的特質具有確定性,它表現為一個人對周圍的事物所特有的、經常性的傾向。一個人必須對現實生活有穩定的態度及相伴而生的習慣性行為方式。
(3)性格結構的整體性。性格結構的整體性是指一個人的整體性格,它是許多性格特征的總和。
(4)性格組織的複雜性。人類性格的複雜性,來源於社會現實生活的複雜性和矛盾性。我們很難簡單地給自己的性格下一個單純的評語。隻有深刻解剖自己的內心世界,深刻分析自己的各種欲念、思想動機和自己性格方麵的各種表現,聯係起來考慮,才能在本質上把握住自己的性格。
(5)性格的支配行為。性格對一個人的行為方式起著很大的支配作用。比如,有的人性格魯莽,所以辦事總是風風火火;有的人性格急躁,所以遇事容易衝動;有的人性格剛毅,所以在困難麵前總是表現出勇敢堅定;有的人性格倔強,遇事喜歡鑽牛角尖,常常會陷入被動而不能自拔……
(6)性格的可變性。性格是一個不斷進化的動態係統,它接受自我意識的控製和調節。一個人可以通過加強自我意識來鞏固、完善性格中的優點,也可以通過自我意識有目的地調節和消除性格中的不利因素。每個人隻有摒棄不好的性格,發揚優良的性格,才能不斷地完善、優化自己的性格結構。
其實,性格比人性、人格的概念更為廣泛。它既有天生的、遺傳的因素,也有後天的、社會性的因素。我們隻有準確地把握性格決定行為的規律,對性格與成敗的關係有深刻的了解,充分把握性格恒定不變的特征和後天環境造成的變化,才能準確地把握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