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歧所有未分封的成年王子,都已離開王宮開府自立門戶,高穆歙也不例外。
高穆歙與堅叔祥雲回到鳳歧已是七月十一,夏日裏晝長夜短,鳳歧城門已改在戌時關閉,高穆歙三人堪堪趕到,總算不用麻煩城門令重開城門。
高穆歙三人回到府中後,祥雲自是去打點車馬行李,高穆歙與堅叔則忙著將家老蔡伯招進書房說話。
蔡伯乃是當年王後親自選派,說是高穆歙外祖父用過的人,放在府上一是信得過,再者,高穆歙一直未娶正妻,蔡伯也可代為管家。
高穆歙被羽夫人母子逼得離家之後,鳳歧的風吹草動就由蔡伯負責打探。
蔡伯看著離家月餘的高穆歙回來,甚是高興,在書房裏張羅好豐盛的酒菜後,這才開始述說鳳歧的情形。
“宮裏內侍傳出的消息,鄭國之事初傳至鳳歧時,太宰大人曾極力主張出兵鄭國,以示天子威權於天下,少宰大人與大司馬大人卻以鳳歧財力拮據、王師少且疲弱為由拒絕,兩方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如此幾日終是無定論。後來,鄭國使臣到了鳳歧,稱韓淵鄭季意恢複我朝之初所定朝貢,於是羽夫人勸說王上道:‘當年鄭公不問天子即將朝貢逐年少之,其他諸侯也陸續效仿,如此方有我大安府庫財力拮據之現狀,今韓淵鄭季意恢複祖製,如此匡亂反正之事王上為何還要猶疑呢?’”
“所以父王就答應分封韓淵鄭季?”高穆歙問道。
“王上聽了羽夫人之言後,確有此意。”蔡伯答道。
“那為何到現在也未見分封詔書?”堅叔插話問道。
“因太宰大人與大司空大人在朝堂上極力反對——太宰大人說的是,‘諸侯乃是天子按臣下功勳分封,此乃大安朝七百年根基所在,如今韓淵鄭季未經天子強取之,置天子於何處?若天下群起效之,王上又要如何處之?’王上聽了後未置可否,散朝後即回到後宮,此後直到今時今日王上再未上過朝,也不見眾臣,隻整日由羽夫人陳美人伴著在後宮遊玩。”
高穆歙聽了後略感安心,旋即又是一驚,問道:“如此說來,這些日子隻有羽夫人陳美人可以見到父王?”
“確是如此。”蔡伯答道。
高穆歙不禁急道:“如此隻怕羽夫人早晚會勸得父王同意分封韓淵鄭季——明日一早我就去見父王。”
堅叔見狀趕緊勸道:“殿下稍安,此事已過去好幾日,羽夫人定早已勸說過,但一直未有王上鬆口的消息傳出,可見王上對太宰大人所說之事確有顧慮。”
高穆歙本是性格沉穩之人,隻是這幾月王上在羽夫人挑唆之下,對他總有諸多不滿,逼得他不得不暫時逃離鳳歧。此時一聽又是羽夫人終日伴在天子身邊,難免一時著急,堅叔的話倒是讓他冷靜下來,想了片刻,說道:“隻是父王也未明言拒封,可見也聽進了羽夫人之話——我還是要盡快見父王一麵,定要摸清父王到底是如何想的才好。”
蔡伯聞言憂心道:“殿下離開王京前,王上已有月餘未見你,也不知今日王上會否答應見你?”
堅叔插話道:“此前王上不見殿下,乃是受了羽夫人挑唆,如今事情已過去兩月有餘,以王上往日對殿下的情誼,近日見一麵還是可能。再說,如今太宰大人一方,少宰大人羽夫人一方,兩方各據其辭,互不相讓,然兩方所言又好似皆有其理,殿下正好與兩方都不親近,且此前又不在宮中,那王上也有可能想要聽聽殿下如何說——隻是殿下去見王上前,應先想好見到王上後要如何說才好。”
次日一大早,高穆歙正整肅衣冠,已有宮裏的內侍前來宣他入宮覲見天子。三人見狀,不禁相視一笑,看來事情確如堅叔昨日所言。
高穆歙跟在內侍身後,見去往的是天子日常處理國務、會見朝臣的大書房,更確定今日天子召見,定然會說分封之事。
當朝天子乃是聞名天下的美男子,且素喜修飾,雖已年過不惑,然身形依舊修長挺拔,在一襲紅色錦袍襯托之下更顯高貴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