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可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德國人以嚴謹著稱,說白了就是死腦筋,那隻不過是國人崇洋媚外罷了,中國人死腦筋就是死腦筋,外國人死腦筋那就是嚴謹,中國人哄女孩子是花心,法國人那樣就是浪漫……
王漢章從後世了解到,德國人吃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吃的東西,除了麵包就是牛奶還有牛肉,吃的東西還不如中國的一個村子吃的品種多。
另外德國人的死腦筋還表現在很多方麵,比如德國人就算迷路了也從來不問路,他會自己一個人在大街小巷的轉來轉去,當然一般他會拿一份地圖。如果你跟一個德國人去玩,你們迷路了,就算你去問路他也會非常的生氣。
……
王漢章有那種想法是正常的,眼下是德國經濟困難的時候,等他們熬過這一段時間,恐怕他們很難接受別人的東西。
華夏雖然也在大世界大戰,但是消耗了大量的物資的同時,更是促進了工業的大發展,同時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尤其是之前窮的連飯都吃不飽,一下子不但解決了溫飽,還有了閑錢,因此他們迫切的需要消費,他們想嚐嚐各種好吃的好玩的,這點從改革開放的前後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果。
改革開放前,中國實行的是大鍋飯,公有製,很多人基本上是吃不飽的,但是改革開放後,人們不但解決了溫飽,手裏還有了大量的閑錢,所以大家經常可以看到鋪張浪費,壓根就吃不完,很多人就是為了擺上一桌好看,或者自己看著舒服,他們覺得心裏踏實。
當然現在的中國人普遍沒有這種壞習慣,一方麵古代的倫理道德對大家的約束力依舊非常的強,勤儉持家依舊是大家的共同觀念,而來,大家剛剛從饑餓中走出來,那些嬌縱慣養的小孩還沒來得及長大,所以社會上沒有出現那種普遍性的鋪張浪費現象。
華夏民眾現在的消費觀念可以說剛剛好,既不鋪張浪費,但也不死死的寧可挨餓也要把錢存起來,他們而是該消費就消費,大家都非常的相信政府,今天賺了錢,明天會有更多的錢賺,所以大家舍得消費。
跟日本大做貿易使得大量的資本流入中國,在政府的調解下,這些財富很快就流通到了各個階層,大家都享受到了貿易帶來的好處。
現在跟德國進行貿易就是進一步推動市場的良性發展,現在努力建立一個良性循環的市場,隻要將五億人的消費市場打開,到時候就算不對外貿易,華夏的市場也不會垮掉。
華夏現在早已在鼓勵多生娃、多種樹,這些新生人口從出生到死亡都需要消耗各種物資、工業品,華夏控製了這麼龐大的領土,整個亞洲到時候養個20億人口是非常輕鬆的事情,那是多麼龐大的市場啊,當然人口增長到那個地步需要多少年呢,而在這些年內中國的市場不會萎縮,而是會一直增長下去。
當然光靠自己閉門造車式的發展是不行的,還需要將外麵的財富弄進來藏富於民。
蔣介石道:“對,以後的世界局勢還指不定會發展成什麼樣呢,所以還是盡量多掙點錢好,我看德國人幾乎沒什麼吃的,不如多賣些好吃的好玩的給他們。”蔣介石已經想好了,像什麼方便麵,多味花生,玩的有什麼毛絨玩具。
蔣介石還不知道歐洲沒有燒開水的習慣,當然那是王漢章從後世得知的,原因是他們的自來水可以直接引用,相當於我們的礦泉水的衛生標準,這一世王漢章還真的不知道。
“這個是,以後整個歐洲都是德國的了,萬一整個歐洲都對吃不感興趣,那損失了多大的市場啊,所以不管行不行,我們都應該先行培養,向什麼方便麵就可以供給他們,”王漢章的想法四至少現在打仗,德國人肯定需要這種速食食物,而且方便麵幹吃、濕吃,怎麼吃都可以,是這個年代最方便的軍糧了。
“嗨喲那些玩具也可以盡量的賣給他們,小孩子肯定喜歡,說實話一個老是想著怎麼征服世界,對吃喝玩樂不感興趣的民族確實讓人不放心。”
王漢章衣服明白似的道:“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培養他們是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