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蘇聯敗退(2 / 2)

崔可夫不知道多少次氣的摔帽子了,但是改變不了蘇軍頹廢的態勢。

4月21日晚上,蘇軍開始全麵撤退到阿姆河南岸,他們堅持了兩天,之前還被炸了無數天實在挺不住了,這裏是中亞的平原地區,根本無險可守,想躲藏也找不到地方,很多地方是沙漠,想要來個城市攻防戰也沒有城市。

蘇軍在人數,武器裝備相差都十分的巨大,特別是武器裝備上麵,簡直是天壤之別。崔可夫和所有的蘇軍尤為討厭中國的空軍,地麵上中國陸軍的裝備雖然精良,但是不就是射速和裝彈多一點的突擊步槍,蘇軍的衝鋒槍射速和裝彈量也很多,這個差距在對射的時候雖然還是會處於弱勢,但是並不是根本性的,隻要利用地形等方麵的因素,這一切都是可以盡力抵消的,大不了殺敵一千自損兩千。

中國軍隊的坦克性能也並不比蘇軍的更強大多少,甚至蘇軍有的坦克性能還優於中國坦克的性能,火炮數量雖然不必中國的多,性能也不見得強,但是差距也不是那麼明顯,這些差距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唯一讓蘇軍憤怒的是他們缺少武器彈藥,還有就是拿中國空軍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在中國空軍麵前完全沒有了抵抗的能力,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中國的直升機部隊可以隨意的降落在他們陣地的任何方向,中國的空軍可以隨意的扔無數的炸彈在她們頭頂上,而他們現在幾乎是沒有反抗的能力,飛機損失殆盡,殘存的幾十架飛機幾乎不敢出動。

崔可夫已經將情況上報給了斯大林,斯大林考慮之後命令崔可夫自由行動,盡可能的將部隊帶出來,帶到非洲去。

崔可夫得到斯大林的全權授權,顯得輕鬆了很多,這樣一來他就沒有了來自斯大林的壓力,可以自由的安排,而不用死守。

戈沃洛夫等人已經從阿富汗、巴基斯坦撤離,現在他們基本撤往了沙特阿拉伯。

中國軍隊的攻勢越來越一如既往的嚴厲,就這麼些天,蘇軍損失近十萬人,崔可夫決定不再等了,而是立即組織撤離。

4月28日,蘇軍在崔可夫的指揮下逐步的撤離,不過此時他們隻有25萬人得以全身而退,另有十萬人被迫留下來抵擋中國軍隊的境進攻,隨後被包圍,等待他們的隻有覆滅一條路,社會黨軍好不容易包圍了這麼一大股敵人才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呢!

5月4日,社會黨軍全殲了中亞的蘇軍,另外占據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內以北的地區。而伊斯蘭堡以北的地區也被占領,隨後他們就停止了軍事行動。

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王漢章答應將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交給他們,而印度河中遊東部地區的廣大領土已經被秦軍占據。

冬季到來之後細菌也就不容易滋生了,秦軍在這裏大膽的行動,占據了原來印度的首都在內以北的所有地方,根據設想,遲早要交給社會黨,所以還不容早點給他們,也因此他們必須占領阿富汗北部和克什米爾等廣大的地區,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把兩塊地方連起來。

本來他們還想占據更多的土地,不過英國人也倔,他們的軍隊守在伊斯蘭堡不走,盡管社會黨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殲滅他們,但是這樣一來就在名麵上跟英國交惡了,王漢章擔心影響以後的事情,所以決定不對英國人開第一槍。

而英國人之所以不離開那裏並不是他們相信自己多麼的強大,而是成心為了惡心中國人,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麵子,他們在賭中國軍隊不敢進攻他們,事實上他們賭對了,不過英國人是輕鬆了,但是他們在這裏的軍隊確實如履薄冰,中國軍隊沒來的時候他們擔驚受怕,現在也同樣擔驚受怕,指不定中國軍隊就會攻擊他們。

就在英國人、法國人和蘇聯逃跑的軍民慶幸中國軍隊沒有繼續往中東進攻之時,中德雙方的軍隊終於在5月12日會師烏拉爾山,蘇聯軍隊現在隻有在科拉半島才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也支撐不了太久了。

王漢章看德軍進攻緩慢,在中亞騰出手來派出了大量的空軍支援德軍作戰,對蘇戰區進行了地毯式轟炸。當然王漢章是有私心的,就是為了不讓德國得到更為完整的城市和農村,摧毀一切,免得德國有什麼想法。

而原本蘇軍要是死守就不會敗退的這麼快,這其實是斯大林的誤判,中國空軍突然大規模的對蘇戰區空襲,讓斯大林誤以為中國軍隊要大舉進攻了,他們沒有多少力量可以再損失了,因此他決定進行戰略撤離,才被德軍撿了便宜。

曆史上的這一天德國投降,而隨著王漢章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蘇聯就被徹底幹掉了,蘇聯還有300萬軍民離開了蘇聯前往盟軍的地盤準備反攻,而這裏麵大多是經驗豐富的官兵,等他們重新武裝起來將是一股不可小視軍事力量。